膀,有些痞里痞气地说道。
\n
“那便有劳校长了,我明天会将需要资料的清单送过来。”
\n
胡适不免有些好奇:“秉文便是想写宏观经济学的教材?想好切入点没有。”
\n
“那是自然!”
\n
包国维露出神秘地笑容。
\n
“就在与二位先生交谈之时,我已经有一个很不错的构想了!”
\n
至于这个构想是什么。
\n
包国维脑袋里面自然而然地跳出了一本书的名字。
\n
曼昆的《宏观经济学》!
\n
这本书作为经济学教材可太过经典了。
\n
在后世,以《宏观经济学》为书名的经济学专业教材,不仅仅只有这一本。
\n
诸如,美国第一个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学者保罗·萨缪尔森,就曾经写过一本《宏观经济学》。
\n
这名美国人出生于1915年,在如今正以特长生的身份,考入到芝加哥大学,专门主修经济学。
\n
在凯恩斯主义提出之后,他便随之成为了凯恩斯学说的重要拥护者之一。
\n
将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学,定做自己终身的研究目标。
\n
而在这个时空之中,一切都发生了改变。
\n
恐怕保罗·萨缪尔森要将学习目标,放在包国维这个华夏人身上了。
\n
保罗·萨缪尔森的《宏观经济学》内容丰富全面,可以说对于宏观经济学理论和政策进行了系统的阐述,用来当做大学教材也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9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