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有关科举改革的讨论,就又卡住了。
\n
赵煦没办法,就只好道:“我有个想法,且与诸位臣工说一说……”
\n
“诸位听后,回去认真想想,各自写个条陈上奏……”
\n
“我再集合诸公的意见,认真研讨一二,确认没有太大问题后,再予以实施……”
\n
“唯!”
\n
群臣纷纷拱手,然后充满期待的看向赵煦。
\n
在科举制度的创新和改革上,天下人对赵官家的信任还是很高的。
\n
毕竟,现行的科举制度,基本是在历代赵官家的意志下成型的。
\n
这方面,人家还真的是专家!
\n
何况,赵煦刚才已经提出过一个创造性的科举录取办法。
\n
赵煦踱了两步后,斟酌了一下用词,就道:“我的想法是这样的……”
\n
“为了体现朝廷重视兴教昌学的态度……”
\n
“礼部和贡院,可以奏请朝廷,恩遇旧年科举录取人数较少的诸路……”
\n
“比如说,旧年科举正奏名录取人数不足某个数字的路,当补齐这个数字……”
\n
“也就是从该路被黜落的士人中选出得分最高的人,依名次补录……”
\n
“另外有的军州,可能因为种种原因,文教不昌,没有人被录取,那么朝廷就当选该军州的第一名,录为进士!”
\n
“如此,或可稍微安抚诸路士人,以彰我兴学昌教,欲以文致太平之心!”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