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会让百姓再陷水火。”荆轲承认秦国律法先进,但他更看到秦国统一过程中的残暴,无数百姓死于战火,家园被毁。他刺秦,是希望阻止秦国征伐,给六国百姓喘息之机,不奢望秦国灭亡,只盼天下局势能有所改变。
“始皇帝受命于天,统一天下乃大势所趋。你可知燕国使者带来的地图上,督亢之地的山川走向早已被秦军斥候绘制成册?你刺的不是我们的老祖宗,是自己的愚昧。”荆轲对“受命于天”不以为然,他认为天下不应由一人独霸,各国百姓都应享有和平。至于督亢地图之事,即便知晓秦军早已掌握,他也不会退缩,因为他的使命,是守护心中信念。
“你可知始皇帝已命人修建郑国渠,连通泾渭;你可知秦国的郡县制能让政令直达每一村?你刺的不是始皇帝嬴政,是一个民族走向强盛的希望。”荆轲明白这些举措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但他更关心当下百姓苦难。在他看来,国家强盛不应以百姓痛苦为代价,他刺秦,是为了在战火中挣扎的百姓,为了给他们和平未来。
“你以为自己是英雄?你不过是被燕太子丹豢养的死士。若始皇老祖宗放你回燕国,你猜太子丹是会迎你为功臣,还是杀你灭口?”荆轲愤怒地握紧拳头。他与太子丹是知己,太子丹信任他,他也愿为太子丹赴死。即便此行九死一生,他也从未犹豫,他不是为当英雄,而是为心中正义。
“你用匕首丈量始皇帝的脖颈,而老祖宗用郡县制丈量天下。你刺的是血肉之躯,他治的是千秋万代!”荆轲望着始皇帝,目光坚定。他知道始皇帝的伟大,但他也有自己的坚持。他的刺杀或许无法改变历史走向,但他希望在历史长河中留下自己的痕迹,让后人知道,那个时代有人为信念不惜牺牲一切。
高渐离心疼地看着好友,轻轻拨动筑弦,悲凉旋律响起,诉说着他们的无奈与不甘。他理解荆轲的选择,也愿意支持,即便知道结局可能是悲剧,他们也从未后悔。
郑荨凝视着荆轲紧攥的拳头和高渐离颤动的指尖,喉咙发紧。残阳为两人镀上金边,燕式深衣的暗纹仿佛染成血色,她恍惚间看到易水河畔白衣送行的队伍,听见筑声撕裂暮色的悲鸣。曾经在手机屏幕上冰冷的文字,此刻化作鲜活的生命。
她原本以为荆轲只是历史课本里扁平的刺客符号,是网络论坛上被解构的“失败者”
可当看到荆轲那双盛满沧桑的眼睛,既有壮士断腕的决绝,又藏着对苍生的悲悯,她才意识到自己错得离谱
后世站在上帝视角的批判,将复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