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攸尖锐的惊呼,本就在一旁心痒难耐的司马朗赶紧上前查看。
\n
他凑近荀攸,伸着脑袋念道:
\n
“诸衙署立三簿:一本送科道备案,一本呈内阁核验,一本存部院自查。”
\n
说话间,司马朗的声音也突然拔高:
\n
“凡六部题复、行勘等事,以道里远近、事体缓急立定程限,置立文簿存照!“
\n
“嘶——”
\n
司马朗话音一落,书房内抽气声此起彼伏。
\n
他们为何如此震惊?
\n
一切都要说道大汉的上计制度来。
\n
所谓上计,就是年终考绩制度,它始于战国,计指“计书”,即统计的簿册。
\n
没错,大汉朝自然也是有审计的,不过嘛,还比较原始。
\n
“大将军!”荀攸急促道,“自高祖设上计制度四百年来,从来都是岁末由郡国呈报户口垦田之数,丞相府勾校虚实便算完结。”
\n
“而眼前这薄薄的书册,竟要求从诏令签发就开始记录:某日收到某令,某日派员督办,某日完成初核每个环节都要经手人画押留档?”
\n
“这如何使得?”
\n
“这是要把三公九卿都架在火炉上烤啊!”
\n
紧接着,卫觊也跑上前来,看着那“六科监督”条款喃喃自语。
\n
按这考成法所说,除了都察院的监察审计官员外,过去只是作为加官的给事中也将成为常设,根据吏、户、礼、兵、刑、工六部设六科辅助皇帝处理政务,并监察六部,纠弹官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