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郭嘉的突然出现,让荀攸和司马朗吃了一惊。
\n
他们没想到这个年轻人竟然敢于如此公开的直接的反驳两人的看法。
\n
顿时,书房内的气氛愈发紧张。
\n
只见郭嘉手持羽扇,朗声道:“大将军开科举,本意便是广纳贤才,不论出身,唯才是举。寒门子弟中,不乏有志之士,他们历经磨难,更知民间疾苦,心怀天下苍生。若因出身而拒之门外,岂不是与大将军初衷相悖?”
\n
荀攸微微皱眉,反驳说:“奉孝所言虽有理,但世家子弟自幼受良好教育,于经史子集、律法典章皆有深厚造诣,处理政务自然得心应手。寒门子弟虽有心报国,但骤然委以重任,恐难以胜任,反误大事。”
\n
紧接着,司马朗亦点头附和,表示他们并非反对启用寒门,而是担心他们难以担当大任:
\n
“御史台监察百官,说起来是威风八面,但实则以小官察大员谈何容易?”
\n
“世家子弟,有背后家世背景支持,面对封疆大吏多可挺直腰杆,宁折不弯,仗义执言。”
\n
“而寒门子弟,一则势单力薄,缺乏人脉根基,在面对强权时,恐因畏惧权势而不敢秉公行事;二则官场复杂,盘根错节的利益关系错综复杂,寒门子弟毫无经验,一旦深陷其中,不仅自身难保,更可能导致监察工作受阻,令改革大业功亏一篑。”
\n
“御史此言差矣。”
\n
郭嘉羽扇轻摇,脸上露出一丝不以为然:
\n
“寒门子弟势单力薄不假,可正因如此,他们才更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一旦肩负监察重任,定会倍加勤勉,力求公正。”
\n
“况且,畏惧权势与否,关键在于个人的品性与操守,而非出身背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