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另外,如果能够出征获胜,缴获大量战利品回到穷乡僻壤,甚至能奢侈度日很久。
\n
之前讨伐李成时,并州府兵就大举出动,缴获甚多,一度让地方上物价腾贵,此便是明证。
\n
基于这种认知,邵瑾开始认真思考父亲的有些举措。
\n
前番征辽之后,他给左右骁骑卫、左右飞龙卫将士普赐一马,此并非无因。盖因这四卫军士出征需要用到马匹,或做战马,或做乘马,或做驮马,总之是要的。
\n
战事结束之后,肯定会有损失,所以他将缴获的马匹拿出来了相当一部分,一口气赏出去了近三万匹。
\n
你的马损失了,那正好补上。没损失,就当加赏了。
\n
这其实就是在小心翼翼地维持这四卫府兵的战斗力,不让他们因为穷困而怨声载道。
\n
但左右羽林卫、左右金吾卫等部就没这等好事了,仅有财帛、粮食赏赐罢了。
\n
这便是因人而异、因地制宜。
\n
不能谈到府兵就认为他们是一样的,事实上大不相同,无论是战斗力、财富、生活习惯还是忠心,其实都有差异。
\n
今后制定各项有关府兵的国策时,当注意这一点。
\n
“右龙虎卫将士颇为不易。”想通之后,邵瑾慨叹道。
\n
他想了想后,当场唤来中舍人袁耽。
\n
“殿下。”袁耽长身玉立,器宇轩昂,说话的声音中正平和,无论从哪个角度都挑不出毛病,真正的士人风范。
\n
邵瑾以前很欣赏这种风度,认为大臣就该如此,现在还是很欣赏,却没以前那么热衷了,此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