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清平,百姓安乐富裕,朕已应臣民之请,决意开春后携皇室众人前往泰山封禅。
\n
这“降禅之礼”,便由母后与二位皇后共同主持好了。”
\n
符太后推让道:“陛下,史上历来无太后跟随皇帝封禅之例,母后向来恬淡无为,一切社稷大事皆仰赖陛下,母后怎敢一同封禅?
\n
母后老了,陛下正当春秋鼎盛,带蓁儿、朝露等后妃,太子、宋王等皇子,以及内阁、六部等重臣,一同前往泰山封禅便可。”
\n
柴宗训劝道:
\n
“母后虽不临朝决断,然而清净无为间,厘定后宫,使朕可专心致治于社稷大事,乃有今日之“开熙盛世”。
\n
所谓“大美无言,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母后若不一同前去泰山封禅,那这祭祀天地、彰显朕功业的大事便不完美。”
\n
符太后想到史上并无太后跟随皇帝一同封禅的先例,又怕在史书上留下如武则天一般女人专权的名声,不由仍是迟疑。
\n
唐高宗继位初,上承“贞观之治”,君臣勠力同心,大唐愈加繁盛,后世誉之“永徽之治”。
\n
“永徽之治”盛世局面的出现,为唐高宗封禅泰山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对唐高宗而言,这本来既是实现父皇未竟遗愿,又是美化、神化自己的绝佳时机。
\n
然而,在后宫与王皇后、萧淑妃等后妃争宠;与长孙无忌、褚遂良等元老重臣政争两个战场屡战屡捷的武则天,也敏锐地觉悟到封禅泰山之礼,对进一步提升自己权势和地位的重要意义。
\n
于是,一场无形的较量,借助封禅之议,缓缓拉开了帷幕。
\n
麟德元年(公元六六四年)七月,高宗下诏,决定于麟德三年(公元六六六年)正月封禅泰山。
\n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