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出身太平道的道士们已经深入黑山军基层,这固然是提升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好事,却有个极其致命的问题。
\n
这些道士乃张晟的旧部,若再发展下去,这黑山军到底是尊张晟、还是尊叶横舟?
\n
古往今来,这种事都屡见不鲜,可叶横舟却因明白张晟的为人,也知道两人是志同道合的战友、道友,没有想到这一层。
\n
但张晟乃实诚君子,叶横舟如此坦荡,他却不能没有表示。
\n
所以无论是从实现黄天之梦的可能性,还是从最基本的现实层面、政治层面考量,张晟都要坚决让叶横舟成为这个“传功护法”。
\n
明白了这一切后,叶横舟只能在心中感慨,这位白骑道友,的确是个心细如发的性子。
\n
管中窥豹,由此可知,太平道究竟是如何发展壮大到席卷八州的地步。
\n
一个门派中,用来撑门面的高手固然不可或缺,但像张晟这种,精通俗务,心思玲珑的内政人才,更是必不可少。
\n
像太平道之所以能够威震天下,是因为有张角这种名列“天地四极”的最强者,还有张宝、张梁、波才、管亥这样的大将。
\n
可黄巾之乱能够波及天下,靠的却是张晟、马元义这样种精通内政之士。
\n
这种人,知道如何发展门派,扬威立势,如何结交各方,上下打点,如何培养人才,如何使门派勠力同心……
\n
当年太平道尚未正式起兵造反时,因为有马元义、张晟这种人为之游走,不仅分属儒门的关东士族与他们亲善、北宫有他们的人。
\n
就连十常侍之一,与赵忠并列首席,被天子称为“张常侍为我父”的张让,都与太平道交往密切。
\n
与张让同为中常侍的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