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培”。
\n
所有到中枢任职的外地官员,均要进入官培学习,合格后方能上岗。
\n
所有外派到地方的科举士子,也要在官培之中学习一年,合格后才能去外地赴任。
\n
原则上不允许科举士子中举后直接在中枢任职。
\n
科举制度本身,朝廷也进行了微调,原则上不允许没有“工作经验”的人参加在汴州举办的国家一级的科举。
\n
但各地官学,可以推荐“优秀学生”到地方官府中担任书吏等职务,满三年后颁发“执业证”。地方科举选拔合格者,也可以申请到地方官府之中担任吏员。
\n
只有手里拿着“执业证”,才能来汴梁城参加国家一级的科举。
\n
政策初衷,便是让科举之人了解官府运作,也是为了防止地方吏员家族垄断基层政务。
\n
对于这个政策,汴州朝廷内部争议颇多。
\n
朝廷显然是增加了对于官僚的管理与考核,科举不再是一锤定音的门槛,也不存在一招鲜吃遍天的“飞速升迁”之路。
\n
有人认为此举是在瞎折腾,白白的浪费税赋;有人认为是凭空制造门槛,阻碍了“天才”们的上进,延长了他们上位的时间;有人则认为此举是针砭时弊,改善了中举之人不通实务的弊端。
\n
反对的有之,大力倡导的亦是有之。
\n
但不管怎么说,朝廷在不断微调选拔人才的政策,这正是说明:朝廷正通过不同的渠道,持续选拔人才呀!
\n
如果官方渠道就能提供上进的阶梯,那谁还愿意去揭竿而起造反呢?
\n
脑子活络的人,已经从朝廷不断颁布的新政中闻出味道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