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两个点的良率。”
\n
听纪弘说这样的话,曾学成一口饭没咽下去,直接就喷了,米粒都从鼻孔里出来了:“老大啊,这才几天,你还想提升多大?直接搞定4nm?用euv?”
\n
纪弘微微摇了摇头,他不懂纪弘在想什么。
\n
这么长的时间,其实真正比较大的调整就只有运动控制那一次,剩下的几乎全都是微调。
\n
这些微调说有效果吧,可能有一点点,都不太明显,甚至是稍微误差一下下的事儿,也就在统计学的概念里,有了一点点的提升。
\n
难道除了发现的那一个问题之外,其他的地方真的全都到极限了?
\n
纪弘总觉得哪里有些不对,因为极限是很难达到的。
\n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用正多边形模拟求圆的面积的问题。
\n
大家都知道,边数越多,正多边形就越接近圆。但如果是人去画,边的数量你不论怎么那都是有限的。
\n
但如果换计算机来做,上就直接循环执行个几万几十万次,精确度就会有非常大的提升。
\n
产线工艺也是类似的,是一个不断的在逼近极限的过程,前期当然非常简单,随便搞搞就能提升。
\n
但工艺越先进,再想提升就越复杂。
\n
但,这条产线给纪弘的感觉就是,它真的已经趋近于极限了。
\n
难道梁松真就这么厉害?
\n
他随手指一指,就能发现所有的瓶颈?就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就能让产线上的每一个流程和数据都逼近极限?
\n
这有点儿离谱了吧?
\n&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