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李林甫“野无遗贤”开始,他所看到的,所认知的,都打破他对政治的幻想。
\n
他亲眼见证开元盛世,到天宝十载以后,化为黎民的哀叹。
\n
为什么圣人会纵容五杨呢?谁又懂得苍生的苦楚呢?
\n
那“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誓言渐行渐远。
\n
而他的“恩相”李瑄,一心为国家,为苍生百姓,却罢相遭贬。
\n
这无一不再打磨杜甫对政治的热情,以至于现在杜甫心灰意冷。
\n
如果国家有难,他一定会义无反顾地帮助。但现在杜甫则没有那么大的兴趣了。
\n
家中有一些薄田,栽种一些果树、药材,杜甫自认为可以养家糊口。
\n
“在西域为将,不是我的心愿。我一定还会再回来的……”
\n
李瑄微微摇了摇头,惆怅地说道。
\n
他的话没说完。
\n
只是不知道再回来的时候,杜甫和王维会怎么看他。
\n
他最希望的事情,就是让杜甫今生不再写下《三吏三别》。
\n
他一定会做到。
\n
“郡王再回长安,不仅仅是我的愿望,也是天下百姓的希望。”
\n
杜甫以为李瑄要重回为相。
\n
他已经看到盛世之下的暗流涌动,只有天水王重整朝纲,才能让大唐恢复开元年间的盛世。
\n
“摩诘,有无念想,再度西去。”
\n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