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游客来到博物馆,只要戴上 VR 设备,就可以进入一个虚拟的乡村民俗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他们可以漫步在古老的村庄街道,走进村民的家中,近距离欣赏那些刺绣作品和民俗文物在实际生活场景中的应用。比如,看到刺绣的嫁衣穿在虚拟新娘的身上,感受到婚礼的喜庆氛围;看到古老的农耕工具在田间被使用,了解到乡村农耕文化的艰辛与智慧。而 AR 技术则可以让游客在参观实体博物馆时,通过手机或其他移动设备扫描展品,获取更多的相关信息,如文物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背后的故事等。这些信息以生动的动画、语音讲解或文字介绍的形式呈现,让游客对乡村民俗文化有更深入的理解。
为了更好地传播乡村文化,苏锦绣还注重利用互联网平台。她将建立博物馆的官方网站和社交媒体账号,在上面展示数字化后的刺绣展品和民俗文物。通过精美的图片、有趣的视频和引人入胜的故事,吸引更多的人关注乡村民俗文化。在网站上,还可以设置在线展览、文化讲座、互动游戏等板块。例如,在线展览可以定期更换主题,展示不同季节、不同主题的刺绣和民俗文物;文化讲座邀请专家学者讲述乡村文化的历史变迁;互动游戏则可以让网友们参与刺绣图案的设计或民俗文物的拼图等,增加参与感和趣味性。
在这个过程中,苏锦绣也遇到了一些挑战。比如,数字化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包括设备采购、技术人员的薪酬等。她积极寻求政府的支持和社会各界的资助,向他们阐述乡村民俗文化数字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同时,对于一些年纪较大的村民,他们对新技术不太理解,担心数字化会改变民俗博物馆的原汁原味。苏锦绣耐心地向他们解释,数字化建设只是为了更好地传承和传播乡村文化,实体博物馆依然会保留,而且数字化展示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乡村文化,从而吸引更多的游客来到村庄,促进村庄的发展。
随着乡村民俗博物馆数字化建设的逐步推进,村庄的乡村文化开始焕发出新的活力。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网络了解到这个小村庄的民俗文化,一些学校、研究机构也纷纷联系苏锦绣,希望能够利用数字化资源进行教学和研究。
“苏锦绣,你做的这件事真是太有意义了!现在我们村庄的民俗文化能够被这么多人知道,而且感觉这些古老的东西都活过来了。” 一位村民激动地对苏锦绣说。
苏锦绣微笑着回答:“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我们要让乡村文化在数字时代找到新的发展机遇,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它的魅力,让我们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