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次日的晚间见面。齐东海找了家居酒屋,想要边吃边谈。
关于这位插画师的基本情况此前他也打听过了。
安德烈·彼得洛维奇·塔巴科夫,出生于斯摩棱斯克。从莫斯科的大学毕业之后被公派到日本留学。现在已经拿到了硕士学位,正在攻读博士课程。
“所以你是日本文学专业?”
互相自我介绍之后齐东海才发现对方并不是自己预想的那样是一位美术生。
“是东方文学,所以其实我读过三国演义。汉字真多啊,读起来有些费劲。”
安德烈读的是日文翻译的版本。尽管已经是翻译版,可是因为原作里设及的人名地名固有名词之类的内容。还是比一般的日本小说汉字数量多不少。
如此说来之前安德烈所画的那幅没有被使用的游戏封面会如此设计并不是因为他对三国时代历史的一知半解,而是他读过相关资料后得到的认知。
考虑到对方的生长环境和所受教育,把拥有农民起义背景的黄巾军视作英雄人物就再正常不过了。
至于绘画的技术。按照安德烈自己的说法那是从小在少年宫的兴趣班学到的东西。只是他诸多爱好之一。
现在在日本竟然能够靠这份手艺赚到钱他自己也没想到。
“我唯一担心的一点是关于画风的问题。这次要画的东西和之前不太一样。 ”
虽然对于对方不是美术生出身这件事还是有些担心。但此前齐东海见识过安德烈的基本功和交稿时间。这些他都很满意。
只不过眼前这个西洋面孔的家伙是不是能适应日式美少女游戏的画风就是另一个问题了。
齐东海拿出一本剪贴簿。这是他从二手漫画杂志上切下来的彩页。
东京居民的居住空间普遍不大。没什么人会把旧杂志长期放在家里占地方。往往会选择卖掉。
这种情况下旧书店的漫画杂志往往不到几十日元就能买到一本。就算是拿来做剪贴簿切掉也不会心疼。
安德烈接过本子,翻看了几页。
齐东海选择的这些彩页分别来自不同的漫画作品。风格其实也各有差异。但总体上来说并不是简单的大眼萌类型。而是更偏向写实画风一些。
当然,女主角们可爱还是必须可爱的。这是这款游戏能被目标群体认同的基础。
因为不能单纯模仿某位已经成名的漫画家画风,只能各参考一点。齐东海不得不用马克笔在每一幅画上做记号。分别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