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点,是否确认开展歼7飞机进气道改进项目?】
\n
“确认1 几乎和昨天的时候一样,在常浩南确认项目之后的一瞬间,海量的信息几乎是以烙印的方式出现在他的记忆中,很多知识他虽然已经很多年都没有接触过,但却如同已经用过千百遍一般熟练。
\n
也就是说,系统不仅可以给出完成一个项目的具体步骤,甚至还能够同时提高常浩南的相关能力。
\n
而这种能力并不会随着项目完成而消失,比如昨天他获得的熟练操作这个年代流体力学仿真软件和用fortran语言直接写程序解偏微分方程组的能力仍然存在。
\n
只不过要想实现像昨天那样效率逆天的非人操作的话,还是得依托系统对于正在进行的项目所提供的buff才行。
\n
“浩南你准备选这个?”周书万也拿过另外一张照片看了看:“但这个三翼面的设计改动不是更大么?”
\n
“不,只是思路和这个差不多而已。”常浩南摇摇头
\n
“ye8的方案进气道设计在机腹,导致整个机体结构都发生了大变化,我们可以把进气道提前到机头下方几乎齐平的位置,设计一个下颌式进气道。”
\n
常浩南拿过纸笔画了个简图,同时用尽量简单通俗的方式说出了自己的设计思路。
\n
“这样可以保证跟原设计接近的进气道长度,机体1Г横截面之后的部分就不用做改动了,并且我们可以把雷达罩也作为进气机构的一部分进行总体设计,由圆锥形的雷达罩对气体进行预压缩,提高总体的进气性能”
\n
之所以要费这些口舌,自然不是常浩南好为人师的属性发作,而是根据系统所提供的设计方式,首先需要人为确定一个锥形前体的半锥角,随后才能计算出对应进气道设计的最优解。
\n
换句话说不同半锥角下设计出来的进气道/圆锥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