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ye8这架飞机本身相比米格21的改动更大,还涉及三翼面操控的问题,同样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完成的设计,但桌上的图片却帮助他回忆起了一种歼7的冷门改进型——歼7fs。
\n
一种把歼7的机头进气道改为下颌进气道,但机体其余部分,尤其是后机身维持原样不变的改进型设计。
\n
由于这个项目完全属于611所自筹资金,并无启动用户,加上当年对于下颌进气道的研究不够深入,因此只造出一架原型机用于试飞测试之后就没了下文。
\n
不过常浩南知道,这个改进型的潜力其实是不小的。
\n
更重要的是,对于下颌式进气道的研究本身意义非凡。
\n
因为未来的吸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也有用到类似结构但更高级的进气道。
\n
常浩南重生之前在29基地就是准备要测试一个采用下颌式三维内转进气道的高超声速导弹设计。
\n
按照时间线,1996年的时候这个改型应该还没出来,甚至可能还没开始。
\n
“对歼7飞机的进气道设计进行改进,以使其能够适应更大尺寸的雷达,并保证飞行性能至少不弱于原型号。
\n
具体思路为把机头进气道改为双模块下颌式进气道,腾出机头空间留给雷达罩,同时雷达罩可以作为圆锥前体,与进气道进行一体化设计,实现对来流的一级压缩,为方向朝下的外压缩方式。
\n
进气道实现对气流的二级压缩,为方向朝两侧、朝上的内压缩方式,机体的其余部分维持原状不变。”
\n
随着常浩南的思路在脑海中不断完善,系统也随之给出了新的提示:
\n
【完善项目消耗科技点数:8点,直接给出项目结果消耗点数:8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