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变卖了,家里只剩下两张桌子,一张是母亲的“陪嫁”——八仙桌,此桌所担责任重大,来客儿的时候,是餐桌;过年的时候,是祭桌。另一张是吃饭的炕桌儿,它的用途更多样化。比如此刻,它就是摆放在“天地”里的供桌儿。
\n
文龙在“轴子”前的祭桌上摆好三趟儿供品:
\n
最里边儿,一字儿排开五个饭菜碗儿,配五双筷子。
\n
中间一行五个水果点心碟儿。
\n
最前面,左边,品字摞起五个大饽饽;右边,一大方载着大枣的年糕。饽饽与年糕中间,放置一个装满细沙的大香炉。香炉两边各安一个烛台,上插甘蔗粗细儿的蜡烛。
\n
另外,祭桌上还要放上把斧头——“祈福”;边儿上插根儿新折的,隐隐透出暗红色的桃枝儿——用来“辟邪”。
\n
“天地”里的供桌上要垒五个小饽饽儿,安一个小香炉儿。
\n
按说,祭桌儿准备好就该贴春联、“过门笺儿”2、年画儿、窗儿了。
\n
可今年文龙和蔡晓儿新婚,门联儿、年画儿、窗儿早早儿地就糊好了,无需更换。文龙今天只需粘上过门笺儿就可以了。
\n
因此,他的工作比之往年轻松了许多。
\n
下午三点,文龙嘴里念叨着:“左红右绿黄中央,粉红蓝紫衬两旁”。在大门口的门楣上贴上“连、年、庆、有、余”五个不同颜色儿的过门笺儿。
\n
而后,拿出两刀烧纸儿,整齐放在凳子上,用印冥钱的纸凿子在上面认真敲打了,十几张一叠儿分开,对折后“”成180°扇形,摞好备用。
\n
快黑天儿的时候,他又拿上三炷香和半“刀”好的烧纸,用小白瓷“燎酒壶儿”装了一壶清水,会同族中老少爷们去后茔祭拜——“接年”。也就是恭请先祖们“回家”过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