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文件上。
尤其是潘建伟院士和袁周礼从科学技术蔀那边带来的另一位量子计算机研发领域的大牛,更是恨不得直接钻进手中的资料里面去,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
无他。
两人从资料中看到了他们最关心的问题,由强关联电子体系理论框架为基础构建而成的拓扑超导体系。
通过调控外磁场,可以实现有序的、密度和几何形状可调的涡旋结构,为操纵和编织‘马约拉纳零模态’提供了一个理想的材料平台。
这就是基于拓扑物态而建造起来的拓扑量子比特!
与传统量子比特相比,拓扑量子比特具有更强的抗噪声和抗退相干能力。因为量子信息编码在系统的整体拓扑性质中,而非局部自由度。
所以局域扰动(如噪声、缺陷)无法破坏全局拓扑特征,从而显着降低错误率。
这种操作仅依赖于路径的拓扑性质,而非具体细节,因而对扰动天然免疫。
比如早些年的时候,老米那边的微软Azure量子研发团队就通过在半导体纳米线(如InAs或InSb)与超导体的异质结构中,通过强自旋轨道耦合和磁场诱导拓扑相变,在两端产生马约拉纳零能模。
但仅仅是构建出马约拉纳零能模还远远不够,如何提供过电导信号操控拓扑间隙的打开和关闭才是核心关键。
而在这一块,别说是实验了,就是理论都没有完成。
“原来如此,难怪.....”
办公室中,潘建伟院士独占了一份资料,嘴里喃喃自语的念叨着,眼神中满是兴奋和激动。
虽然说他研究的主要领域在光量子计算机和超导量子计算机领域,但基于拓扑物态的拓扑量子计算机他还是了解的。
只不过这一块的研究进度,别说华国了,就是全世界都没什么有重大突破的。
毕竟理论都没解决。
.....
办公室中,先留了十来分钟让赶过来的几人先通过资料大致的了解一下情况后,徐川笑着开口解释道。
“对于量子计算机的研发而言,最大的难题便是量子比特的退相干难题。”
“也就是如何防止量子比特在环境扰动中发生崩塌,毕竟量子比特极其的脆弱,异常容易性导致极易受环境干扰,如温度、电磁场、振动等外界环境因素引发量子态退相干。”
“而且随着比特数增加,量子门操作的精度下降,噪声和串扰显着影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