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这些重点部位在离它们最近的道路上;
\n
7.图中水域对巡逻方案没有影响。
\n
四符号说明
\n
m表示警车数目
\n
d表示警车初始停靠点到各道路的最短距离
\n
l表示整个区域的总道路长度
\n
l表示不能在3分钟内到达的区域的道路的长度
\n
k表示非重点部位的警车在3分钟内不能到达现场的比例
\n
s表示叁分钟内能从接警位置赶到事发现场的最大距离是
\n
n表示整个区域总的离散点个数
\n
ni表示第i区内的节点个数
\n
f1表示区内调整函数
\n
t表示模拟退火的时间,表征温度值
\n
f2表示区间调整函数
\n
r表示全面性指标
\n
e表示不均匀性指标
\n
h表示综合评价指标
\n
si表示第i辆车经过每条道路的次数
\n
-s表示整个区域每条道路经过的平均次数
\n
五模型的建立与算法的设计
\n
5.1满足d1时,该区所需要配置的最少警车数目和巡逻方案
\n
5.1.1满足d1条件时,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