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逐云细细打量湖泊上的小岛。见岛上守卫稀疏,不禁大奇。施展轻功,几个起落便越过石桥,来到岛上一座巍峨建筑前。
抬头望去,那门匾上写着“瑶光殿”三个鎏金大字。殿门口仅有两个太监垂手而立,四下竟无旁人。
正此时,殿内传来一阵吟诵的声音:“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竟是童声稚气。
又听那孩童念道:“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着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
另一个声音说道:“后面呢?莫不是忘了?”
正是那棒槌女子的声音。
易逐云心想:“难道这女子,竟是忽必烈的王后?”
只听那孩童说道:“额吉,孩儿虽能记得,但实在不明白其中意思。”
那女子柔声道:“既还记得,便背与额吉听,待你背完,额吉再细细讲与你听。”
那孩童清了清嗓子,又念诵道:“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易逐云眉宇微皱,心想:“怪哉!这女子竟让儿子诵读《大学》?”
这些经文,几个娘子也曾诵读与他听过。在他看来,远不如小学思想品德的道理来得实在。
不及多想,提起张易跃进殿中。
只见那棒槌女子端坐主位,神态雍容。左侧椅上,坐着一个七八岁模样的胖孩子。乌金则在她右边,凛然而立。孙冀在下首安然坐着,似未遭受任何伤害。
众人目光齐刷刷地望了过来,见他还提着一人,尽皆失色。
那棒槌女子却神色自若,仿若未见,不慌不忙地翻开书册,指着其中一页,对那胖孩子说道:“朵儿只,此番教诲,意在告诫你,为人处世,需心怀赤诚,万不可自欺欺人。君子即便独处之时,亦能严于律己。小人却惯于在暗处行那腌臜之事,自以为神不知鬼不觉,实则欲盖弥彰。内心所思所想,终究会表露于外。唯有高尚的品德,方能滋养身心,故而,为人之道,贵在真诚。”
那叫朵儿只的孩子,睁着圆溜溜的眼睛,认真地点头道:“额吉,孩儿记下了。”
这棒槌女子虽自称洪贞卿,但显然正是忽必烈的王后察必·弘吉剌。
察必出身于弘吉剌部,此乃蒙古声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