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逐云久闻红袄军之名,那杨妙真号称“一杆梨花枪,天下无敌手”,只是没有与她交过手,实在不知有几斤几两。
又念及红袄军降蒙多年,便问道:“这话从何说起?我听闻李璮之父,是在与宋军作战时丧生,而杨妙真兄长杨安儿,则死于抗金之役。”
王文统道:“易大侠有所不知,忽必烈此次南征大宋,曾下令征调红袄军参战,李璮却推三阻四,找尽借口,未发一兵一卒。如今李璮派张易前来招纳在下,分明是想在山东打造自己的势力,培植亲信,由此看来,此人早有谋逆之心。”
易逐云微微点头,从怀中取出耶律楚材的书信,递给王文统。
王文统双手接过,展开书信细细读罢,说道:“原来易大侠不仅是耶律相公的乘龙快婿,还是元真教教主!”
易逐云道:“先生见笑了。岳父大人曾对我说,先生有经天纬地之才,就如卧龙岗上的诸葛武侯,若得先生相助,平定河北指日可待。”
王文统拱手道:“耶律相公实在是过誉了,在下不过一介寒儒,何德何能,敢当如此赞誉。”
易逐云道:“先生不必过谦。我此番前来中都,意在拿下这座重镇,还望先生助我一臂之力。”
王文统闻言,心头一颤,面上却强自镇定,问道:“易大侠打算如何夺取中都?”
易逐云道:“襄樊一役,兀良合台被斩,史天泽全军覆没。如今忽必烈十多万大军被困鄂州,进不得、退不能。郭大侠率襄樊大军在河南攻城略地,耶律齐统领一万二千汉兵进军汉中,与余玠将军的川军会合,正全力歼灭汉中蒙军。吕文德率两淮兵马北上,直逼汴梁。眼下中都兵力空虚,我打算策反史家,收编汉军,掌控中都。届时,还请先生辅佐公主坐镇中都,稳定局势,我则提兵扫清周边。而后挥师南下,趁忽必烈大军尚未渡过黄河,与各路大军会师,将其主力一举歼灭于黄河以南!”
王文统越听越惊,摇头叹道:“易大侠,此事恐怕过于理想化了。”
易逐云微笑道:“先生何出此言?”
王文统长叹一声,缓缓说道:“其一,中都如今防卫森严,绝非兵力空虚。单是王城内,便屯驻着数千精锐,这些精兵强将,足可抵得上数万大军。其二,史家投效蒙古已三十余年,与忽必烈家族荣辱与共、休戚相关。史天泽向来忠义,既已认蒙古为主,岂会轻易背叛?其他汉将,情况与史家类似,各方相互牵制,难以动摇。其三,宋廷软弱无能,宋主胸无大志,只图偏安江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