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说!不然我宰了你们,再一把火烧了这道观!”
另一个小道童听了,双腿发软,一屁股坐在地上。
那被抓着的小道童眼泪汪汪,颤声说道:“高先生……一个多月前,被官爷们和佛爷们抓走了。小的实在不知他犯了什么事,也不知道被抓到了哪里……求官爷饶命,小的真的什么都不知道啊!”
易逐云这才松开手,细细盘问,可小道童只知道高先生和一众读书人突然被抓,其他情况一概不知。
易逐云要找的高先生,名叫高智耀,本是西夏遗臣。此人崇儒反佛,尤其反感西僧的种种恶行。
他见蒙古人放任番僧胡作非为,便在中都以“修道”为名,建了一座崇文观,暗中庇护落魄的汉族士子。
耶律楚材与他相识已久,西夏灭亡后,曾向蒙古朝廷举荐他,却被高智耀婉言谢绝。
此次中都之行,正是耶律楚材指点,易逐云才前来寻找高智耀。如今高智耀被抓,下落不明,无奈,只得离开崇文观,前往丰宜门外商区的南市。
这南市热闹非凡,各种商品琳琅满目,胡商、汉商往来如织。
易逐云寻到一家牙行,向伙计问道:“以道先生在何处?我有要事找他。”
那伙计见他一副“上等人”的打扮,不敢有丝毫怠慢,连称“官爷”。易逐云摆摆手,那伙计赶忙领着他前行。
转过几条巷子,来到一处庭院。
易逐云走进客厅等候,那伙计前去通报,两个婢女恭恭敬敬地端上茶来。
不多时,一个中年男子走进厅中。
此人身材高大,四十多岁模样,头戴大头巾,脸上堆满笑容,团团作揖道:“官爷大驾光临,小的有失远迎,还望恕罪!”
说罢,又是一阵作揖。
易逐云连忙上前,双手将他扶起,笑道:“以道先生,久仰大名!今日得见,实乃三生有幸!”
说罢,抱拳还礼。
这以道先生,名叫王文统,曾是金末进士。金灭不过数年,如今他身为汉人牙行的首领,虽效命于蒙古人,却并未入朝为官。
这也是耶律楚材向易逐云推荐的人物。
那王文统见易逐云举止彬彬有礼,汉话又说得极为流畅,心中不禁一惊。
抬头细细打量,只见眼前之人年轻英武,风姿非凡,微微一笑间,身上散发的气场,丝毫不输那些王公贵胄,哪里像个普通的蒙古兵卒?
当下愈发惊异,再次拱手作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