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抱着病恹恹的你,跪在田头求菩萨。”他用拐杖尖戳了戳泥土,“现在好了,菩萨在你试管里呢。”返程时,父亲忽然指着北斗星,浑浊的眼睛亮起来:“你说星星咋就知道该啥时候亮?许是每颗星都拴着根线,一头系在天上,一头系在咱种子里。”
三、穗光
2024年霜降,林拥军站在试验田中央,收割机的轰鸣如远古的战鼓。助理递来平板电脑时,他正对着父亲七年前寄来的稻种发呆——塑料布上的泥土已变成粉末,字条上的“更出息”三个字被摸得发毛,像株努力生长的幼苗。
屏幕上的数据跳着: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提升18%。他的指尖抚过“18”这个数字,想起父亲笔记本里的“亩产提升27%”,那是2006年第一批转基因稻试种成功时,老人用红笔圈了三遍的数字。
银秤砣在口袋里焐得温热,底座的刻字“诚意为秤,良心为星”被岁月磨得温润如玉。远处教学楼的校训“勤读力耕”在暮色中闪着光,像父亲总挂在嘴边的“人在做,天在看”——天不是菩萨,是地里的苗,是锅里的饭,是老百姓盛饭时,碗底那粒最饱满的米。
暮色漫过田埂时,他拾起一株遗落的稻穗。谷粒饱满如琥珀,叶脉间流淌着二十年光阴:有父亲冒雨送来的带露稻种,有国际会议上颤抖的铁皮盒,还有去年翻修仓库时,犁头带出的银秤砣——它躺在泥土里,像颗被岁月埋下的星子。
风掠过基因楼,将实验室的灯光剪碎成星芒,洒在他两鬓的霜色上。林拥军忽然想起父亲第一次走进实验室的模样:老人戴着鞋套,像踩在云上,盯着荧光幼苗忽然落泪,说“原来星星真能种在地里啊”。此刻,新一季的种子在冷库中沉睡,而他知道,每粒种子里都住着父亲的星星,住着无数个像父亲一样的农民,对土地最朴素的信仰。
四、秤心
可民间争议的浪潮从未平息。当“拿外国资金”的谣言铺天盖地时,父亲从江汉平原连夜赶来。老人布满皱纹的手把布包塞进林拥军怀里,布包上还带着体温——里面是用油纸裹着的糯米糍粑,边角撒着炒黄豆粉,正是他童年时每次考了满分才能吃到的美味。父亲没说一句安慰的话,却用粗粝的拇指蹭去他眼角的血丝,像小时候哄他别哭那样,轻轻拍着他的后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在人民网的专访镜头前,林拥军望着镜头外父亲佝偻的身影,忽然红了眼眶。
“有人说我们搞转基因的背后有利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