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事求是的说,刘慈欣的科学素养其实并不算最顶端。他毕竟只是一个科幻小说作家,并不是科普工作者。不过,我所谓的“一般”,是与科普工作者比较。与绝大多数的芸芸众生比较,刘慈欣的科学素养已经足够高了。
首先,刘慈欣不推崇宗教。曾经有人向刘慈欣提问,宗教的结局会怎么样,刘慈欣不假思索的回答,他说,“宗教肯定会消亡,被科学取代。”
其次,刘慈欣不随便在自己不懂的领域妄自下判断。
虽然刘慈欣在小说里面“黑”过一次转基因技术(也有读者认为是反讽,按下不表),但是那只是小说家之言,我们不必计较太多。在现实中的公共场所,刘慈欣还是积极支持转基因技术的。
我们可以假设刘慈欣内心也许对转基因技术充满疑惑,但是我们非常欢迎他保持个人的观点。即使刘慈欣并没有完全认可转基因技术,但是他并没有像某些反转控一样,叫嚣着“坚决反对”,而是始终抱着一种积极开放的态度。
c老师有一次和美国华裔主持人黄某、湖南卫视主持人汪涵同台主持节目。c老师几次三番故意把话题引向转基因话题,都立即被黄某和汪涵巧妙的岔开了。
事后,汪某是这样说的,他说,他自己只是一个主持人,对于生物基因技术并不是很懂,在自家不了解的领域,宁愿闭嘴,而不是随心所欲的发表个人意见。他还说,我是一个公众人物,如果我随便发表意见,会有不好的影响。
我认为,黄某和汪某的所作所为,其实就是有“科学素养”的一种具体的表现。
有科学素养,未必指的是一个人多么有科学知识,而是体现为一种谦逊的态度。在自己不懂、不擅长的专业领域,不随便发表意见,不盲目跟风,而是保持冷静的观察和思考,宁愿闭口不发一言,也绝对不会凭着主观好恶对事物下判断。这种态度,就是典型的科学精神和科学素养的体现。
刘慈欣的知识结构并不是没有硬伤。比如,他在科幻小说《三体》里面认为宇宙的直径是137亿光年。这可能是由于他以为宇宙的年龄等于直径。虽然有这些天文学知识上的小错误,但是他持有一颗谦虚好学的心。在不懂的专业领域,他始终承认自己是一个小学生,而不是好为人师,随意否认。非专业人士妄图指点江山,打倒所有的专业人士,又拒绝承认错误,恰恰是吹老师之类的通病。
此外,刘慈欣还认为,科学精神至少应该是社会的主流。对于科幻界绝大多数都是反科学题材的作品,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