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这座远离北方的繁华都市,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与气候条件,使得这里的马匹价格相较于长安等北方城市要高出不少。
一般而言,一匹普通的马在这里的售价,往往要比长安高出两贯钱左右。
当然,那些被用来拉马车的马匹,大都是些品性温顺但力量稍弱的驽马,虽然它们的价格相较于战马而言要低廉许多,但也不会太过离谱,通常不会超过十贯钱的界限。
“公子,您看想要挑选一辆什么类型的马车呢?”牙行的伙计热情地迎了上来,他深知马车的种类繁多,规格各异。
有的马车只是最为简陋的两个轮子加上几块木板拼接而成,仅能勉强满足出行之需;而有的马车则显得高端大气上档次,不仅配有精致的车棚,更在细节之处彰显着匠人的精湛技艺与乘坐者的尊贵身份。
在高档的物品上,往往就镌刻着不少的精美图案,每一笔每一划都透露着匠人的精湛技艺与不凡品味,而其中最顶级的享受莫过于定制服务,其上精心刻画着彰显家族荣耀的族徽。
可别误以为族徽是倭奴人的专属创造,实际上,族徽的真正起源追溯至华夏大地,它蕴含的历史深度与文化底蕴远非他国所能比拟。
族徽的真正起源,追溯其本,其实就是远古时期的图腾崇拜,没错,那就是人类最为原始的标记与信仰,图腾,它承载着先人的智慧与部落的认同。
“弄两辆稍好一些的马车就行。”房俊此言一出,并非为了炫耀显摆,他对于马车的需求,仅仅是作为代步工具而已。
诚然,马车这东西在古代确实是个不错的出行选择,宽敞舒适,风驰电掣,但相应的成本也不容小觑。
马匹不仅需要日常的精心喂养,还得有专门的车夫来驾驭,这其中的开销,一点也不会比后世的油车来得经济实惠。更何况,马儿若是有个头疼脑热,生病倒下,那花销更是如流水般倾泻而出,让人直呼肉疼。
“行……”黄婆子在这地界上,的的确确有着一些不容小觑的人脉关系,听闻房俊的需求后,没过多久就给他找到了一个信誉良好的马贩子。
“这位公子,您这边请,您能光临敝处,绝对是有眼光之人,我这马场,可是扬州城内数一数二的大马场,马匹品种齐全,质量上乘。”要知道,贩卖马匹这行当,可不是谁都能轻易涉足的,它非常考验本钱与眼光。
马匹不同于其他商品,它们需要持续的食物供给与精心的照料,从遥远的北方运来南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