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半年的时间对付这些人,能收服的就付出钱、权和色,不能收服的就支开他们,或者制造意外。
没有直接对他们动手,是因为探子很容易安排,杀了一批就来一批,是杀不完的。
也需要探子送出一些假消息,让北陵将领相信。
周展功和文将军两军离开泗州的消息确实是真的,但并不是全部士卒。
真正的军队士卒只有不到五千人,剩下的士卒不是城中百姓,就是服徭役的民夫假扮。
而除去和找出北陵探子,就是为了保证军队里没有探子,再好的计谋,内部出现了问题,一切都是徒劳的。
让五千军队跟着假扮城士卒的民夫和百姓一起离开,就是防止有人通风报信。
对于有机会近距离观察去支援军队的北陵探子,则采取收买、支开和制造意外。
利用那些绝对不可能背叛北陵国的探子,告诉北陵国关于伊国大军动向的消息。
如果大军出动,而北陵探子没有任何消息,那就意味着伊国绝对不只是支援?做戏要做全。
……
回归正题,南相军攻破伊国的城池后,就发现了异常,但已经被谷将军、周展功和文将军围困。
这城池可是伊国的城池,里面有多少粮食,谷将军一清二楚。
青鳞军想要迅速救援南相军,可惜被设伏打退。
两天,谷将军就攻破城池,全歼了南相军。
不留活口是因为南相军之前劫掠泗州城池时,干的活实在是太粗糙、太畜生,可以说是罪有应得。
大军又朝着南相州的城池发动进攻,青鳞军很强,但伊军也不弱。
两军对峙了一年,一年都没有攻过城池,士卒们早就郁闷已久。
南相军覆灭,加上之前北陵派出去支援常旭军队,青鳞军是独木难支,城破后选择弃城而逃。
可惜他们连逃都没地方逃,最终俘虏三千,其余战死。
除了回常旭州支援的两万大军还活着,北陵国的五万大军基本被覆灭。
南相州已经无力阻挡谷将军,很快就能攻下南相州。到那时候,北可和沈易东合击常旭州,东可绕后与萧破武合围寿州。
北陵九州,已经有四州归伊国,并且面对失去了五万大军的北陵国,伊国的优势只会越来越大。
不过,以北陵国抵抗的顽强,今年是估计没办法灭国,但不出意外,最多一年,应该就没有“北陵”这个国家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