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事情并不复杂,这一年,谷将军不止与北陵军对峙。
他做了三件事:
一、拔除或找出泗州边界几个郡全部的北陵国探子。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就算强撑着不带粮草,大军的队伍是怎么也隐藏不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简单的“飞鸽传书”,就能让北陵国知道大军的动向,除掉或掌控敌国探子最为重要。
二、把泗州边界城池的粮食一点点的运走,以及让百姓离开。
粮草是死物,不是看管粮草的人,少了也没人发现。
人却是活物,少了城里的探子只要不瞎自然知道。
但边界城池经过了一年的洗礼,不仅不通商,还要面对北陵国时不时的劫掠,人越来越少就说得过去。
三、把士卒的衣服悄悄运到离边界远一点的城池里,方便以后别人假扮士卒。
伊国的军队还是无法做到全军甲胄的地步,不,是绝对没有那个大国能做到。
甲胄,只有精锐才能配置。
统一的衣服,可以方便士卒和将领区分敌我,而且,看着也顺眼很多,精气神都有所提升。
士卒的衣服也普遍在两到三件,这些衣服其实很简单,只是一层统一颜色的布。
士卒里面可以随意穿任何衣服,只要里面的衣服露出来太多就好。
……
谷将军花了一年的计策就是,派军队作出支援其他地方的表现,迫使北陵国出兵泗州城池或回援其他地方。
北陵国按照惯例攻城后,发现他们攻下的城池不仅没有人,连粮食都没有。不需要三天,他们就会浑身乏力,无法抵抗伊军的攻城。
随后,明明离开泗州边境的周展功和文将军再次杀回来。
这时候,与大军对峙的北陵大军已经派出一些军队回援,南相军也进入了准备了一年的陷阱,是北陵大军最弱的时候。
……
听起来容易,但实施起来很麻烦。
要隐瞒周展功和文将军的队伍,拔除或找到边界所有北陵国探子就很重要。
为了找到不足百人的探子,谷将军就用了半年的时间。
这些人很杂,很乱。
有将门之后,或是探子之后;有伪装成好吃懒做的探子,事实上他们真就是好吃懒做的人;有对北陵国不满,有对北陵国忠心耿耿的探子。
又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