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梗概:
提出现象:黄帝向岐伯询问,他将从夫子那里学到的九针之术用于百姓,但百姓的血气各不相同,在针刺时出现了六种不同的反应,包括“神动而气先针行”“气与针相逢”“针已出,气独行”“数刺乃知”“发针而气逆”“数刺病益剧”。这六种情况表现各异,黄帝希望了解其中的道理。
解释原因:岐伯针对这六种情况分别进行了解释。
对于“神动而气先针行”,是因为重阳之人,其心肺脏气有余,阳气充盛滑利而易发越激扬,所以神情易激动,对针刺反应强烈;但若重阳之人神不先行,则是因为其阳中有阴,阴阳离合困难,神气不易激动。
“气与针相逢”是因为人的阴阳均衡协调,气血濡润和畅,所以进针后很快出现得气的反应。
“针已出,气独行”是因为多阴少阳之人,阴偏盛则沉潜敛藏占优势,针刺时反应迟缓,出针后阳气随针上浮才出现反应。
“数刺乃知”也是因为多阴少阳之人,其气机沉潜至深,对针刺极不敏感,所以需要多次针刺才会有感觉。
“针入而气逆”以及“数刺病益剧”,并非患者体质阴阳偏盛偏衰、气机升浮沉降所致,而是医生技术不高明、治疗失误造成的。
2.
主题:该篇的主题是讨论针刺过程中患者的不同反应以及这些反应与人体阴阳气血的关系,强调医生在针刺治疗时要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进行准确的判断和恰当的治疗。
3.
情节:全篇以黄帝与岐伯的对话展开,黄帝提出问题,岐伯进行解答,通过一问一答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