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屈肘而得;三焦的下腧位于足大趾之前,少阳之后,出于膕中外廉,名叫委阳,是太阳的络脉,属于手少阳经。三焦是足少阳太阴的经脉,也是太阳的别络,上踝五寸,别走贯腨肠,出于委阳,并太阳的正经,入络膀胱,约下焦,实则闭癃,虚则遗溺,遗溺则补之,闭癃则泻之。
手太阳小肠经,上合于手太阳经,出于少泽穴,少泽穴位于小指的尖端,是井金穴;脉气溜于前谷穴,前谷穴位于手外廉本节之前的凹陷中,是荥穴;脉气注于后溪穴,后溪穴位于手外侧本节之后,是俞穴;脉气过于腕骨穴,腕骨穴位于手外侧腕骨之前,是原穴;脉气行于阳谷穴,阳谷穴位于锐骨之下的凹陷中,是经穴;脉气入于小海穴,小海穴位于肘内大骨之外,去端半寸的凹陷中,伸臂而得,是合穴。这是手太阳小肠经的穴位。
大肠上合于手阳明经,出于商阳穴,商阳穴位于大指次指的尖端,是井金穴;脉气溜于本节之前的二间穴,是荥穴;脉气注于本节之后的三间穴,是俞穴;脉气过于合谷穴,合谷穴位于大指岐骨之间,是原穴;脉气行于阳溪穴,阳溪穴位于两筋之间的凹陷中,是经穴;脉气入于曲池穴,曲池穴位于肘外辅骨的凹陷中,屈臂而得,是合穴。这是手阳明大肠经的穴位。
以上是五脏六腑的俞穴,五五二十五俞,六六三十六俞。六腑都出于足三阳经,上合于手经。
缺盆之中,是任脉的穴位,名叫天突。一次,任脉侧的动脉是足阳明经,名叫人迎;二次脉,是手阳明经,名叫扶突;三次脉,是手太阳经,名叫天窗;四次脉,是足少阳经,名叫天容;五次脉,是手少阳经,名叫天牖;六次脉,是足太阳经,名叫天柱;七次脉,是颈中央的脉,是督脉,名叫风府。腋内动脉是手太阴经,名叫天府。腋下三寸是手心主经,名叫天池。
针刺上关穴,会出现张口不能闭口的现象。针刺下关穴,会出现闭口不能张口的现象。针刺犊鼻穴,会出现屈膝不能伸膝的现象。针刺两关穴,会出现伸膝不能屈膝的现象。
足阳明经,夹喉的动脉,其俞穴在膺中。手阳明经,其次在其俞穴外,不到曲颊一寸。手太阳经,正当曲颊。足少阳经,在耳下曲颊之后。手少阳经,出耳后上,加完骨之上。足太阳经,夹项大筋之中,发际。
阴尺动脉,在五里,是五俞穴的禁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肺合大肠,大肠是传道的腑。心合小肠,小肠是受盛的腑。肝合胆,胆是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