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这是足太阴脾经的穴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肾经的脉气出于涌泉穴,涌泉穴位于足心,是井木穴;脉气溜于然谷穴,然谷穴位于然骨之下,是荥穴;脉气注于太溪穴,太溪穴位于内踝之后跟骨之上的凹陷中,是俞穴;脉气行于复溜穴,复溜穴位于上内踝二寸,动而不休,是经穴;脉气入于阴谷穴,阴谷穴位于辅骨之后,大筋之下,小筋之上,按之应手,屈膝而得,是合穴。这是足少阴肾经的穴位。
膀胱经的脉气出于至阴穴,至阴穴位于足小趾的尖端,是井金穴;脉气溜于通谷穴,通谷穴位于本节之前的外侧,是荥穴;脉气注于束骨穴,束骨穴位于本节之后的凹陷中,是俞穴;脉气过于京骨穴,京骨穴位于足外侧大骨之下,是原穴;脉气行于昆仑穴,昆仑穴位于外踝之后,跟骨之上,是经穴;脉气入于委中穴,委中穴位于膕中央,是合穴,委而取之。这是足太阳膀胱经的穴位。
胆经的脉气出于窍阴穴,窍阴穴位于足小趾次趾的尖端,是井金穴;脉气溜于侠溪穴,侠溪穴位于足小趾次趾之间,是荥穴;脉气注于临泣穴,临泣穴位于上行一寸半的凹陷中,是俞穴;脉气过于丘墟穴,丘墟穴位于外踝之前的凹陷中,是原穴;脉气行于阳辅穴,阳辅穴位于外踝之上辅骨之前及绝骨之端,是经穴;脉气入于阳陵泉穴,阳陵泉穴位于膝外的凹陷中,是合穴,伸足而得。这是足少阳胆经的穴位。
胃经的脉气出于厉兑穴,厉兑穴位于足大趾内次趾的尖端,是井金穴;脉气溜于内庭穴,内庭穴位于次趾外间,是荥穴;脉气注于陷谷穴,陷谷穴位于上中指内间上行二寸的凹陷中,是俞穴;脉气过于冲阳穴,冲阳穴位于足跗上五寸的凹陷中,是原穴,摇足而得;脉气行于解溪穴,解溪穴位于上冲阳一寸半的凹陷中,是经穴;脉气入于下陵穴,下陵穴位于膝下三寸的胻骨外三里,是合穴;再下三里三寸,是巨虚上廉,再下上廉三寸,是巨虚下廉;大肠属于上,小肠属于下,足阳明胃脉也。大肠小肠,都属于胃,是足阳明经。
三焦的脉气,上合于手少阳经,出于关冲穴,关冲穴位于手小指次指的尖端,是井金穴;脉气溜于液门穴,液门穴位于小指次指之间,是荥穴;脉气注于中渚穴,中渚穴位于本节之后的凹陷中,是俞穴;脉气过于阳池穴,阳池穴位于腕上的凹陷中,是原穴;脉气行于支沟穴,支沟穴位于上腕三寸两骨之间的凹陷中,是经穴;脉气入于天井穴,天井穴位于肘外大骨之上的凹陷中,是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