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心生恶念,虽尚未为恶事,凶神已注记降祸。
太上力劝世人改过向善。人是凡夫俗子,谁无过错?过则勿惮改,若曾做恶事,一定要痛下决心,痛改前非,忏悔改过修善。心存善念,时时行善,积功累德,只要善因厚积,功德圆满,自然感格天神,得获善报。但如偶行一、二善事,即妄求福报,有如一杯水,妄想救一车薪材之火,自难得善报。”
修德积福造命法:命运是随时会变,算命虽可知命,但不能改命。唯大善、大恶则能改命。改造命运,应依如是之法。“深信因果--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行。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深信因果,必畏恶果而断恶因,修善因而得善果。
忏悔罪业--忏悔以前所犯过错,不再重蹈覆辙,积极改过向善
惧畏无常--人命无常,在呼吸之间,一旦无常到来,随着业力而受报应轮回。因此,改过必及时、当下,不可拖延,否则后悔莫及。
断恶修善--断一切恶,修一切善。以「阴骘文、感应篇、了凡四训」作为断恶修善之准则。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谦虚忍让--修善积福,务必谦虚、忍让。心存恭敬、谦虚、礼让,始能感动天地鬼神,加以佑护。否则,骄慢、轻浮,心不清净,妄想获回报,纵使行善,亦不能积阴德。
读诵经典--未修福,先修慧。必读诵「四书、五经、道德经、文昌帝君阴骘文、太上感应篇及佛教大乘经典」等儒、道、释三教经典,始能了解真善、假善及如何行善。否则,不明真假,好心修福,反造恶业。
发至诚心--断恶、修善,必以至诚心行之。至诚之心则金石为开,笃信之则诚,诚则必验。姑试之则不诚,不诚则不验。因此发心要真心(非伪善)、要坚心(克服一切困难)、要恒心(不懈怠),直到功德圆满。
第八章,故吉人语善、视善、行善,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凶人语恶、视恶、行恶,一日有三恶,三年天必降之祸。胡不勉而行之?
意思是“语善,非善不言,存好心说好话,乐道别人善行,劝人行善。
视善,非善不视,乐见人善,喜读善书,常见自己之过错,不见别人恶事。
行善,非善不行,不做不合天理之事,自己随分随力,勇猛行善,并感化世人共同行善。
勉行,尽力而行,知而不行,仅是知而已,读了感应篇,明知「断恶修善」之理,必发至诚心,奋励力行,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久之必获福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9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