况。明惠帝朱允炆批准了李芳远的袭位请求,建文三年(1401年)六月,明惠帝派遣通政寺丞章谨和文渊阁待诏端木礼前来朝鲜,正式册封李芳远为朝鲜国王。六月十二日,李芳远率领百官至汉城宣义门外迎接明使,并在无逸殿接受了册封。这一举动不仅得到了明朝的认可,也增强了他在国内的权威。
然而,就在李芳远巩固王权的同时,明朝爆发了靖难之役,朱棣(后来的明成祖)起兵反对建文帝朱允炆。尽管如此,朝鲜依然与明朝的建文政权保持了朝贡关系,两国的使臣往来频繁。建文四年(1402年)十月,李芳远任命河仑和李詹为贺登极使,前往明朝祝贺明成祖朱棣登上皇位。同时,他们向明朝礼部申请更换爵命印章。明成祖朱棣对李芳远的“识时通变”大加赞赏,遂派遣都指挥使高得和左通政赵居任前来朝鲜册封。永乐元年(1403年)四月八日,李芳远再次接受明朝的册封,正式成为朝鲜国王。
永乐元年(1403年)正月,李芳远派遣使臣前往明朝朝贡,同年四月,他又派遣臣子李贵龄入贡。李芳远在奏文中提到父亲李成桂有疾,需要龙脑、沈香、苏合、香油等物,并请求与明朝互市。明成祖朱棣对李芳远的请求表示赞赏,嘉奖他熟悉中国的礼节,并赐给他金印、诰命、冕服、九章、圭玉、佩玉等物。这些赏赐不仅提升了李芳远的威望,也加强了朝鲜与明朝的友好关系。
当时,朝鲜王室已经迁居开京(松京)数年,但宗庙仍在汉城。永乐二年(1404年)七月,李芳远以“天变地怪,屡彰警告”为由,指示群臣讨论是否还都汉城或将宗庙迁到开京。群臣多数倾向于后者,但李芳远不满意这一结果,命令维持现状。九月初一日,太上王李成桂传旨要求还都汉城,李芳远以此为依据,决定第二年还都。同时,他还以郑道传所建的景福宫风水不佳、是“山囚水渴、虏王灭族”的凶地为由,下令在汉城修建一座新的离宫,即昌德宫,供自己还都后常住。
永乐三年(1405年)十月十一日,李芳远带领王室成员回到汉城,二十日住进了刚刚建成的离宫昌德宫。昌德宫的建成不仅解决了李芳远的居住问题,也象征着朝鲜王室的重新扎根汉城。此后,李芳远再也没有迁都,除了朝鲜宣祖、仁祖时期因战乱而短暂逃离外,昌德宫一直作为朝鲜王室的主要宫殿。
六、禅位去世
李芳远有四位嫡子,分别是长子世子李褆、次子孝宁大君李补、三子忠宁大君即世宗李裪、四子诚宁大君李褈。世宗李裪并不是继承王位的第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