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安君李芳干及同母姐夫上党君李伯卿(庆慎公主之夫)等发难,袭杀了政敌奉化伯郑道传、宜城君南誾及富城君沈孝生(世子李芳硕的丈人)。李芳硕被迫出宫,并在逃亡途中被杀害。此外,神德王后康氏所生的另一个儿子抚安君李芳蕃及其女婿兴安君李济(庆顺公主之夫)等也在此次政变中被杀。李芳远等人声称是这些人假传王命召他们进宫探病,然后伏击他们,但实际上这是李芳远为了自保而采取的行动。史称“第一次王子之乱”,又称“戊寅靖社”。
政变成功后,李茂请李芳远登上大宝,但李芳远拒绝了,他“拔剑骂之”,并请求立兄长永安君李芳果为世子。李成桂被迫承认现状,立李芳果为世子。九月初一日,李芳远的爵位改为“靖安公”,出任右军节制使,而他两个兄长分别为中、左军节制,同掌兵权。九月初五日,李成桂将王位禅让给李芳果。十二月,李芳远三兄弟被补录为一等开国功臣。
失去王后康氏和儿子李芳蕃、李芳硕之后,李成桂患了一种像火一样堵塞喉咙说不出话的疾病。定宗李芳果不喜欢散发着血腥味的汉城,建文元年(1399年),李芳果以参拜神懿王后韩氏的陵墓为由,前往开京,就在开城寿昌宫定居。包括李成桂、李芳远在内的王室成员也都迁居开京。
李芳远三兄弟中,李芳毅无意王位,而李芳干和李芳远的野心产生了冲突。建文二年(1400年),两人的矛盾终于爆发,引发了“第二次王子之乱”(庚辰靖社)。李芳远与李芳干在开京街头火拼,最终李芳远取得胜利,李芳干被流放。建文二年(1400年)二月初四日,李芳远被立为储君。有大臣建议称他为“王太弟”,但李芳果表示自己“以弟为子”,故称“王世子”。十一月十一日,李芳果将王位禅让给李芳远,李芳远“涕泣不受”,最终“不获已受之”,两天后即位于开京寿昌宫。
经过两次变乱,痛失爱子和宠臣的李成桂对李芳远极其反感,时常离京出游。建文四年(1402年),李成桂借去故乡咸州祭拜祖陵的机会,策划安边府使赵思义起兵反抗李芳远。李芳远迅速平息了叛乱,但只杀了赵思义等十六人,并未追究李成桂及其近臣的责任。此后,李芳远一面加强对李成桂的监视,一面极尽“孝养”之能事,直到六年后李成桂去世。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五、巩固王权
李芳远即位后,立即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自己的王权。首先,他派签书三军府事李詹赴南京,向明廷奏闻自己的即位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