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长兴年号。这一册封不仅提升了王建的国际地位,还为他统一朝鲜半岛提供了更多的政治资本。
同年夏天,王建派征南大将军庾黔弼阻止百济入侵新罗,在槎滩、子道等地大破甄神剑所率的百济军,保住了新罗。这一胜利不仅巩固了高丽与新罗的联盟,还削弱了后百济的实力。
清泰元年(934年)九月,王建亲征运州(今韩国忠清南道洪城郡),甄萱求和。庾黔弼主张“今日之势,不容不战”,便以数千骑兵大破后百济5000甲士,斩获3000余级,熊津以北30余城都归降高丽。这次胜利进一步削弱了后百济的势力,为高丽的统一创造了有利条件。
清泰二年(935年)三月,后百济发生宫廷政变,甄萱之子甄神剑囚父自立。六月,甄萱逃到罗州,投降高丽。王建派庾黔弼等从海路将甄萱接到开京,尊为尚父,位在百官之上,赐杨州为其食邑。这一举措不仅安抚了甄萱,还削弱了后百济的内部凝聚力。受此影响,新罗王金傅也于十月纳土归降,十一月亲自入朝开京。王建起初推辞,最终接受让国,遂封金傅为政丞,位在太子之上,以金城(后改称庆州)为食邑。这一系列举措不仅巩固了高丽的统治,还为王建的统一事业扫清了最后的障碍。
清泰三年(936年)二月,甄萱的女婿朴英规秘密通款高丽,愿为内应。其后甄萱也请求王建出兵消灭逆子。王建经过权衡,于六月派正胤(太子)王武和将军朴述熙领兵一万前往天安府,预备征讨后百济。其后王建亲自率领三军共余人出征,九月八日在一利川(今韩国庆尚北道龟尾市的洛东江支流)与神剑展开决战。刚开战便有百济左将军孝奉等倒戈投降,后百济军不堪一击,迅速溃败,被斩5700余级。高丽军乘胜追至马城(今韩国全罗北道益山市弥勒山城),神剑等被迫投降,后百济灭亡。
随即,王建进入后百济都城全州,一路上“存问将士,量才任用,军令严明,秋毫不犯”。他不仅安抚了后百济的残余势力,还赢得了民心。其后,王建凯旋开京,登威凤楼,接受文武百官及百姓的朝贺。至此,王建完成了一统三韩的大业,朝鲜半岛迎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六、晚年
一统三韩之后,王建面临着两大难题的考验:对内如何巩固高丽王朝的统治;对外如何应对新近崛起的强邻——契丹。对于前者,王建总体上采取了无为而治的妥协方针,维持与功臣、豪族势力共治高丽的局面。例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