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面突然泛起了层层涟漪,让周遭的空气都凝固了一瞬。
朱由检心中微震,面上却是不动声色,连忙上前一步,双手轻轻扶起徐霞客,温声道:“老先生何须多礼,能得您如此相待,乃朕之幸也。”
他的话语中透露出真诚与感激,仿佛两人之间早已超越了君臣之礼,而是知音难觅的友人。正如《论语》所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此刻,他们之间的交流,更像是心灵的契合,而非身份的尊卑。
此番重逢,徐霞客的态度明显多了几分谨慎与拘谨,昔日的那份洒脱与不羁似乎被一层无形的纱幔轻轻覆盖。
两人落座,茶烟袅袅间,话题虽启,却多了几分微妙与距离,再不复初次相见时的畅所欲言、心无挂碍。
朱由检暗自思量,徐霞客之所以能识破自己身份,或许是因为那份潜藏于细微之处的帝王之气,又或是自己不经意间流露出的言行举止,早已泄露了天机。
然而,此刻的他更在意的是,如何在这样的情境下,继续与这位博学多才、心怀天下的旅者,共话风雨,同谋天下大计。
于是,他轻啜一口香茗,以更加平和而深邃的目光望向徐霞客,试图在这份微妙的氛围中,寻找那份能够再次拉近彼此距离的契机。
“陛下,微臣斗胆,敢问陛下此番驾临,莫非有要事相询?”朱由检的话语温文尔雅,却难掩其帝王之尊,他缓缓道出,目光中闪烁着诚挚与期待。
徐霞客,这位游历四海的奇人,即便洞悉了眼前人非凡的身份,依旧保持着那份超然物外的淡然,拱手答道:“陛下但有差遣,老朽虽不才,亦愿肝脑涂地,以报圣恩。
然则,若涉朝堂纷争,老朽恐力有不逮,万难从命。”
朱由检闻言,心中对徐霞客的高风亮节更添几分敬意,他微微一笑,那笑容里藏着几分不易察觉的苦涩与无奈:“徐老先生多虑了,朕所求非为功名爵禄,实为心中之惑,欲求老先生一解。”
“哦?指点迷津?”徐霞客闻言,眉头微蹙,眼中闪过一丝疑惑,显然对这突如其来的请求感到意外。
他环视四周,仿佛试图从周遭的静谧中寻找答案的线索,却终究归于一片茫然:“陛下之言,实令老朽困惑。这紫禁城中,六部九卿,皆是治国良才,何须老朽这山野匹夫来指点迷津?”
朱由检轻轻摇头,语气中透着一股难以言喻的沉重:“世间之事,非皆能以常理度之。朕之心事,关乎社稷安危,百姓福祉,实非朝堂所能尽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