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有毅力……
好像也不对。
白天被黄河冲的五迷三道,又跑又追的累到昏厥,晚上又是极致的凛冬严寒。
多重极端情况的叠加之下。
这已经不是毅力不毅力的了。
你再怎么有韧性。
人也是存在承受上限的。
无论是心理亦或者生理,皆是如此。
“待会儿逮住他必须得好好问问,究竟用了什么法子……”
章邯嘀嘀咕咕的走进了一户农家的后院。
络腮胡亭长也不敢问上差究竟在絮叨着什么,反正章邯往哪走,他就亦步亦趋,绝不落后,也不走前头。
主打的就是一个听话。
倒让章邯省心不少。
接下来。
章邯就开始照例排查一户户人家,稍微有些家底的,都是一大家子在一块儿,父母、兄弟、婆姨……
尽管房子是土胚,但都有一个小院子。
老人都是蔫蔫的。
偶尔有小孩倒是状态不错。
中原的宗法制,在这一刻得到了充分体现。
或许有人就会说了。
按照孝道论,不是应该让年龄最大的老一辈吃好饭吗?
可大多数老人往往还是愿意苦一苦自己……
即:依据宗法孝道而言,一家之主便是那个老父亲。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几个儿子和儿媳,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都需要老父亲进行调理分配。
这种时候,有本事的儿子肯定就得付出多一些,没本事的则是需要拉一把。
这会造成一个问题。
也就是在亲情纽带中,很多时候会出现谁弱谁撒欢,谁弱谁有理。
你是老大,你有本事,你就应该多孝敬些。
我能力有限,我就只能做这么多,甚至还需要你补贴我。
换算到现世……
便出现了扶弟魔,原生家庭,吸血包之类的概念。
不过这也不能全部怪到家庭二字上。
还有一些地区性的社会共识……
比如某地彩礼极高,动则大几十万。
如果你的女儿不要彩礼,那么就意味着你的儿子只能打光棍,连二婚的都找不到。
怎么办?
作为父母将没有别的选择。
根据当地社会性的习俗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