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的孩子们一大早就端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等着若曦来授课。
问完了好,少年少女们这才叽叽喳喳地问道:“先生,今天是不是要给我们讲故事啊?”
若曦抬手向下压了压:“都静一静!”语罢扬了扬手中的一小迭纸示意:“都瞧瞧这是什么?”
若曦拿出早就准备好的书册开始娓娓道来:“河出雒来,首在东北岳牛山。牛山西南出河,曰雒,西南至于河。曰河图,西北至于海,曰海图……”
她慢慢讲来,将东北方岳牛山的河流发源地,河流流向,注入到海中后的水况,水中的生物以及沿岸的地理情况描绘得栩栩如生。
“先生,世上当真有书中描述的这种身型似鸟雀,声而似狼的东西吗?”
“先生,我也有一问……”
甚至有时候连看这些志怪故事都会被认为是不务正业。
“这个地方先生也不知道有没有,所以那里是不是真的有沙金似水,是不是真的有奇珍异兽,先生并不知晓。先生今日讲这个故事是想要你们都能明白,这个世界上并不是只有男子读四书五经,懂得写八股文略才会有出路……”
“我知道,先生说的是洛大人,她帮助圣上改制武器,现在大清不仅打退了边境来犯,还收服了有异心的蒙古部落!”
她顿了顿,随而扬起坚定的声音道:“这才是真正的一统宇内。大清剑锋所指,莫有不从!”
屋内气氛正好时,外面的街上突然传来了一阵嘈杂的声音。少年少女们停下了讨论,纷纷侧目循着声音看去。
看见来人,若曦心里“咯噔”一下:这死老头子,不会是来真的吧?
众人“嚯”了一声,低语的声音潮水般褪去:“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念完一份紧接着又拿出另一份:“帝诏曰,女学之得佳,山长赐御匾,书院之群生皆赏玉壶一只,望诸君分勤以为敏学,为我大清教益盛之才。”
书院的几位先生和一众学子们听完圣旨才恍然大悟:原来先生竟然就是当朝的五公主!原来她就是真正发掘了洛明枝洛大人的人,她才是大清最大的功臣!
要知道,得赐封号“固伦”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而是必须要有世人有目共睹的功绩和对国家有卓越贡献的人才能获得,更遑论除了“固伦”的封号,还让她享受食邑五千户,这才是真正让人侧目的。
一时之间,得过若曦教导的学生都与有荣焉。
“固伦公主千岁千岁千千岁!”声音久久不息,直传到了老远才渐渐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