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疆的局势依旧如紧绷的弓弦,丝毫未曾松弛,杨林部队在经历了境外势力一轮又一轮的狡诈攻击后,又一次站在了风口浪尖,面临着更为错综复杂的困境,而破局之路,似乎在重重迷雾之中,愈发难以寻觅。
空军方面,在加强气象与空中作战协同研究以及针对极端天气的模拟训练之时,境外势力那携带超强电子干扰设备的主力部队动向成了重中之重的关注点。情报显示,那支主力部队正借助佯攻部队制造的混乱,悄然朝着杨林部队防区核心区域逼近。
杨林部队的空军指挥中心迅速做出部署,一方面,继续维持常规的边境空域巡逻,保持对整体局势的监控;另一方面,抽调出一批精锐的战机编队,配备上最新研发的抗干扰设备,在可能的潜入路线附近设伏。这些战机如同等待猎物的雄鹰,隐于云端之上,凭借着先进的雷达系统,即便在电子干扰环境下,也能尽力捕捉到敌军主力部队的蛛丝马迹。
当境外势力的主力部队以为自己的行踪未被发觉,逐渐深入杨林部队防区时,杨林部队设伏的战机编队如神兵天降般发动了攻击。一时间,引擎的轰鸣声打破了原本紧张的寂静,一枚枚导弹拖着长长的尾焰朝着敌军飞去。然而,境外势力也早有防备,他们迅速启动电子干扰设备,刹那间,周围的电磁环境变得一片混乱。
杨林部队战机上的通讯设备受到强烈干扰,语音传输变得断断续续,雷达屏幕上也出现了大片的雪花点,干扰着飞行员对目标的锁定。但飞行员们凭借着平日里艰苦训练所积累的经验和默契,迅速切换到备用通讯频道,依靠手势和简单的灯光信号进行团队协作。同时,他们依靠自身过硬的飞行技术,凭借着对空域的熟悉,在干扰环境下依然努力保持着对敌军的追踪。
尽管面临巨大困难,杨林部队的飞行员们还是成功地发射出了多枚导弹,部分击中了境外势力的电子干扰设备运输车辆,引发了一连串的爆炸。敌军的电子干扰范围顿时缩小了一些,为后续的战斗创造了稍好一些的条件。但境外势力的其他装备依然具备相当的战斗力,双方在空中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混战,战机在空中穿梭交错,枪炮声不绝于耳,火光在云层间闪烁,战况陷入了胶着状态。
陆军这边,在对边境地区复杂地形进行深度训练以及加固防御工事的同时,也在密切关注着生物领域的危机。那些经过特殊处理、携带基因编辑病毒的昆虫在边境地区肆虐,对杨林部队将士和周边民众的生命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
陆军迅速组织起多支防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