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而且余备知道这笔钱流到了谁的口袋里。一个是农商银行的行长,另一个就是为他铺路,拉线搭桥的肖科。
一次饭局上,赵坤轻描淡写地把他的这些套路都替他回忆了一遍。然后看着余备笑嘻嘻地问,“余总是准备把牢底坐穿,还是去海外过逍遥的好日子?”
余备显然不会被他几句话吓到。他硬着头皮表示,如果他到头来还是一无所有,宁愿把牢底坐穿。
那一场饭局,让他们达成了协议。余备将钱全部转移进赵坤在海外公司的账户,等到他出去以后,再由赵坤退他一半。
事情发展到农商银行贷款爆雷,余备骗贷案成立。可是此时的余备,却已经远走去了海外。
原本以为这笔贷款最终会以死账呆账,山南农商银行倒闭为代价化为无形。没料到陆天明会动用县财政来替农商银行填补窟窿。
陆天明此举用意很明显,农商银行不能倒闭。
陆天明深知,农商银行如果倒闭,损失最大的是广大群众的利益。农商银行这种地方性的银行,它的主要客户就是广大的普通群众。
毕竟,农商银行的存款利息,要比其他银行高出不少。这对本来就没多少存款的普通人而言,蚊子腿也是肉。
如果农商银行宣布倒闭,广大群众的存款就将血本无归。
这就是陆天明坚持不让银行倒闭的主要原因。
也是从那时候起,赵坤就知道陆天明的眼光会紧盯着余备不放。
果然,在余备以为一切都过去了,他悄悄溜回国的时候。还没回过神来,就被山南县早就张开的大网,牢牢地困住了。
余备在陆天明手里一天,赵坤便要提心吊胆一天。
尽管他知道,即便陆天明手里拿到了他与余备合谋的证据,照样奈何不了他的同时,他还是隐隐感觉到,作为对手的陆天明,太强大了。
赵坤与汪浩一拍即合,已经是汪浩坐上了衡岳市长宝座之后了。
本来,汪浩是看不起赵坤的。赵坤尽管有着副省长的父亲,却还是被汪浩视作为暴发户。
毕竟,赵坤之父赵长征在汪浩的眼里,只不过是一个历史时期的过渡性人物。一旦他们这些有着强大红色背景的后代登上政治舞台之后,赵长征他们就必须得结束他们的历史使命。退出本该属于他们的政治舞台。
汪浩需要政绩来提升自己的政治地位。而赵坤却想着借助汪浩手里的权力,在衡岳再捞一把。
汪浩看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