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而且,陆天明这几年在政坛上算是崭露头角的人。他的风头,似乎要超过了他汪浩。
这是汪浩最不愿意看到的结果。他绝对不能容忍陆天明的风头盖过他,更不允许陆天明一骑绝尘超过自己。
熟知燕京圈子的汪浩知道,陆天明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引起了相关领导的注意。
当然,他也是燕京目前争议最大的人。
自从高层内部形成了培养计划之后,各路人马都在争夺成为核心培养对象。
“把江山交给自己的子弟”,一度成为所有元老们的共识。
汪浩与温玉一同进入培养计划,他们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大浪淘沙之后,已然脱颖而出了。在将其他人都远远甩在身后之后,他们之间就只剩下谁未来是最终话事人的争夺了。
然而,陆天明的突然冒头,让汪浩明显感觉到了危机。
在汪浩看来,如果陆天明顺利把山南铁路修建成功了,如果陆天明把山南的GDP搞上去了,这就是一个非常大的威胁。
政绩这东西,肉眼可见。在越来越多的人把目光倾注在经济建设上之后,汪浩知道,自己与陆天明之间,有着非常明显的能力差别。
他渴望着将衡岳市扩城计划推行下去。毕竟,城市体量的增大,是最容易看到政绩的。
汪浩特别不希望陆天明与温玉捆绑在一起。本来,他与温玉之间就存在最后的争夺战。如果温玉这边加上陆天明的力量,竞争的优势与砝码,明显就会往温玉这边倾斜。
当然,汪浩不会把温玉放在眼里。但是,如果温玉加上一个陆天明,他的胜算就将大打折扣。
温玉毕竟做过秦老的秘书。在秦老身边工作了几年的温玉,尽管看不到明显的成绩,却赢得了秦老这批人的认同。
而且,温玉能进入培养计划对象,据说就与秦老有关。
何况,陆天明俨然有黑马之势。
这是一场看不到硝烟的战争。一方的胜出,必然是另一方的灭亡。
残酷的现实摆在那里,即便不承认,也丝毫改变不了最终的结局。
虽说培养计划的终极目的,是选拔未来的掌舵人。但是,一山不能容二虎。必须有一个为此殉葬。
面对汪浩的暴怒,陆天明却表现得无比的冷静。
在面对汪浩的质问之后,陆天明站起身道:“汪市长,如果大家都带着情绪商讨问题,我看,这会不能继续开下去了。”
汪浩冷冷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