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DES业务市销率(PS)或从当前8倍向15倍靠拢。
机构测算:若多肽产能如期释放,2026年TIDES收入有望突破150亿,占总营收30%,成为新估值支柱。
五、未来风险:产能过剩与“技术替代”
在当今经济高速增长的背后,却潜藏着一场潜在的危机。这场危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产能竞赛和技术颠覆。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产能竞赛。三星生物、Lonza等行业巨头正加速扩产,这无疑给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据预测,到2025年,全球多肽产能可能会过剩20%。这意味着市场上的多肽产品供应将远远超过需求,价格可能会因此受到冲击,企业的利润空间也将被压缩。
然而,这仅仅是问题的一部分。与此同时,技术的快速发展也给多肽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mRNA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生物技术,有可能替代多肽药物,成为治疗某些疾病的更有效方法。如果这种情况真的发生,那么多肽行业将面临巨大的变革。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药明康德已经意识到了这一潜在威胁,并提前布局了寡核苷酸(TIDES另一核心)技术,形成了技术双保险。这一举措使得药明康德在面对技术颠覆时能够更加从容应对,降低风险。
总的来说,虽然目前高增长的表象令人欣喜,但我们不能忽视背后潜在的危机。产能竞赛和技术颠覆都可能对多肽行业产生深远影响。只有那些能够敏锐洞察市场变化、积极应对挑战的企业,才有可能在这场危机中立于不败之地。
结语:
药明康德的业绩出现了惊人的暴增,这一现象的本质其实是全球医药产业正处于一个关键的转型时期,从传统的“小分子化学药”逐渐转向更为先进的“大分子生物药”。而药明康德则巧妙地抓住了这个过渡期所带来的红利,实现了业绩的飞速增长。
对于投资者来说,要想在这场变革中把握机会,就需要密切关注两个重要的信号。首先是产能转化为收入的效率。目前药明康德的产能利用率大约为75%,这意味着还有相当一部分的产能尚未得到充分利用。如果公司能够进一步提高产能利用率,将更多的产能转化为实际的收入,那么其业绩增长的潜力无疑是巨大的。
另一个需要关注的信号是欧美药企研发预算的流向。据预测,到2025年,全球生物药研发投入预计将增长12%。这表明生物药领域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和投入,而药明康德作为该领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