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战而降的消息传播开来。不出三日,陈留郡内其余诸县便都收到了消息。各县守军在权衡利弊之后,纷纷派遣信使前往雍丘,向关羽请降。自此,陈留郡全境尽归蜀国所有。
数日后,邺城曹魏宫殿内,曹植收到战报,顿时怒不可遏。他满脸涨红,朝着殿内群臣怒喝道:“怎会如此?前些日子,张虎这才刚背叛了我大魏,投了蜀军,如今子孝叔父又被关羽擒获……尔等平日里一个个皆以忠君爱国自居,看似大义凛然,可到了真正危急时刻,却连一个能派上用场的都欠奉。朕养着尔等有何用?真真是一帮尸位素餐的废物!”
群臣听了,纷纷低下头来,大气都不敢出,殿内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唯有曹植愤怒的回音,还在大殿内久久回荡 。
待曹植的怒气稍稍平息,大司农桓范迈着沉稳的步伐,走出班列,向着曹植恭恭敬敬地俯身一拜,双手抱拳,朗声道:“陛下,还请切勿动怒!如今蜀军势大,已然对我大魏形成了三面合围之势。依老臣愚见,当下最紧要的,便是迁都东莱,避开蜀军锋芒,再从长计议!”
曹植听闻,先是一怔,随即怒极反笑,声音中满是不屑地道:“迁都,又是迁都!桓卿莫不是忘了,司马氏是如何败亡的?朕身为大魏之君,宁可在战场上马革裹尸,也绝不愿重蹈司马老贼之覆辙。否则,日后到了地下,有何颜面去见父亲!”
话音落下,曹植将目光缓缓转向殿下站立的曹芳,神色复杂地说道:“芳儿,桓司农所言,也并非全无道理。散朝后,你即刻领着群臣,速速退往东莱。无论如何,朕总要为曹氏留下支血脉。你身为一国储君,待朕死后,便即刻承继大统,肩负起复兴我大魏之重任。”
曹芳听后,心中猛地一震,脸上满是焦急与坚定,急忙出声拒绝道:“陛下,万万不可啊!小侄愚钝,担不起这复兴大魏的重任,惟愿代陛下坐镇邺城,全力抵御蜀军。还请陛下移驾东莱,壮大实力,以便日后图谋复兴之事。”
曹植闻之,目光中闪过一丝缅怀之色,道:“昔日,父皇在世时,便对朕颇有微词。在他眼中,朕率性任情,全无君王所需的沉稳心智与谋略眼光。
建安二十四年,子孝叔父被困樊城,关羽水淹七军,威震华夏,父皇命朕前去救援。出发前夕,朕却因饮酒误事,醉得不省人事,凭白错失了出兵的最佳时机。
次日,消息传入朝堂,父皇在大殿上怒发冲冠,桌案被拍得砰砰作响。他失望地看着朕,摇头叹息道:‘子建,汝空有才华,却难担大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