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权利越来越大,刺激了原本隐藏于心底的罪恶,最终走向了一条不归路。
我也曾经私下劝谏过董公,却引来他的大为不满。
为求自保,我也只能随波逐流,做一些与自己道义相违背的事情。
今日既然陛下愿意给我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文优自然愿意为陛下赴汤蹈火,在所不辞。”李儒跪拜在地,双拳紧握,坚定的说道。
他想起了自己年少的时候,拜倒于那位在西北大地举足轻重的儒学大师门下。
他见到了西北诸郡县的荒凉,曾经立誓要为故乡的百姓带来更好的生活,为大汉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当自己跟随董卓在雁门关外抵挡胡人时,热血是何等的沸腾!
当并州的百姓献上自己仅有的食物,发自内心的感谢时,自己又是何等的悸动。
当董卓陷入权利的欲望时,自己难道不是同样深陷其中?
回看自己这一生,除了在并州之时,其余时间莫不是愧对百姓,愧对大汉。
如若恩师泉下有知,怕不是绝不相认自己这个不肖弟子吧!
想到此处,李儒冷汗直冒,作为儒生,他们心中最怕的就是恶臭的身后名。
同时在心中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为自己这些年的错误悔过,将自己的余生奉献给大汉与天下百姓。
刘协没料到自己的一席话让李儒想了这么多,并在心中暗暗下定决心。
经此一事后,李儒后来确实说到做到,不但将自己的余生都奉献给了大汉的建设与发展,并为天下万民请命,甚至在后世的史书中,他也成为年轻的大汉皇帝刘协从权臣董卓手中夺回权利的一大臂助。
“文优先生还请起来说话,既然愿意弃暗投明,我确实有件事需要你前去操办,此事关乎到大汉的安危,你务必将此事做成。”刘协上前一步将李儒扶起后,郑重的说道。
“多谢陛下,无论何事,微臣必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完成。”李儒站起身来后,似乎跪得太久了,膝盖微微一弯,差点再次跪倒。幸好一旁的贾复见状,连忙上前搀扶住。
“文优先生才识渊博,学贯古今,如今朕发动政变成功,你觉得最担心的是何事?”刘协镇定自若的问道。
李儒思索片刻,似乎想到了什么,看了一旁的贾复一眼,还是缓缓说道:“现在最担心的问题自然是董卓率领麾下大军杀回京城,依靠武力重新夺回朝中的政权。
如果真发生这样的事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