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不想让秦刚的政治遗产就这么被蔡京等人全盘侵占,所以他们才推举自己站出来,与蔡京一党进行了艰难地博弈,从而总算才能进入到了眼下最重要的讲议司里面。
胡衍同时还指出:新天子肯定会推行新政,讲议司便就是下一步的朝堂中枢核心,他拼尽全力能够在里面占据一职,不仅可以实现对蔡京等人的制约能力,而且也是能够更好地庇护海事院中被分拆到各处的一些兄弟。
言语间,俨然已经是当前大家的靠山与保证了。
赵驷在最初收到信后,当时还没有什么过多的想法。
但是在到了流求之后,在与岛上众人商议大事时,当提及胡衍的表现时,心细的李峰提出了他的疑问,之后也在众人的商议下觉得这里面的问题很大。
宫十二更是要求林剑在安排向京城那里派出的飞鹰军一事,除了他们几人之外,绝对不能再向中原那里的任何人透露一二,哪怕就是在京城里,也绝对不能与胡衍发生联系。
对于赵驷而言,这次的流求一行,不仅是基本解决了出发之前所担心忧虑的种种具体问题,更是让他亲眼目睹了大议会在岛上政治生态中的明显地位,由此,他也不再担心后方再会出问题。
所以,直到这次回到明州之后,赵驷这给胡衍写了一封拖延已久的回信,信中先是解释了拖延这么久的原因:东南水师以及南北的两支分舰队在这次朝廷重新划分归属权后,遇到的种种问题。
胡衍当然十分清楚这里面的真实原因。秦刚自从在处州编练绿曲兵开始,就一直遵循着满编足饷的标准,这也是再到西北、北方以及流求诸地的军队士兵保持着极高战斗力的重要基础。一旦回归地方,再以此时大宋禁军中的种种惯例,显然是无法保证军队的稳定。
同时,赵驷在祝贺胡衍成为了讲议词的商旅业详定官之后,还忧心忡忡地告诉他在沿海几路出现的各种盘剥、掠夺商人的风气与趋势,也算是提出了一个难题,希望他这个新晋的胡详定会如何兑现他的诺言!
赵驷的回信没有走顺风行,而是通过普通的官驿定定心心地发到了京城。
此时在京城里,与忙碌的胡衍对比,秦湛近来的颓废状态,却是因为那天虎哥的事情,变得更加地严重:
他既无法接受秦刚失踪了的事实,更像是无法接受当下大家因为离开了秦刚之后的一盘散沙状态。因此,他整天都是一副郁郁寡欢的状态,什么事情也不做,就是在京城各处游手好闲着,穷极各种消极面世的状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