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闸的开闸,该放灾民的放灾民,粥场、营房等事情也就一路都顺了。这便就是‘想赈灾救民先抓人’!”
陈淬的这番话,听得有点绕人,但李纲却是一点就通,忍不住拍手称妙。但他想的问题却是:“若选择后者,就凭咱们带来的十几个人,你可有把握抓得住朱勔?”
陈淬微微一笑:“打仗不是凭谁人多谁才能赢!更何况,咱们如果要想行动的话,玩的就是出奇不意,一击即中。所以,行事之时,人却是越少越好。”
半个时辰后,雨水渐小且还有些停止的样子。
李纲换上了官报,带了三名禁军随从,其实却是陈淬加上另挑出的两名好手,出了驿站,直奔苏州应奉局大门,让门口的局役将自己的拜帖送了进去。
朱勔正将自己肥胖的身躯懒洋洋地躺在竹椅上,一边由一旁的侍女将剥好的应季水果喂到他的嘴里,一边在与他的父亲朱冲一起商量这李纲来苏州的情况。
“哦?这样的雨天都不休息,直接就来我这儿了?”朱勔听了之后稍稍有点紧张,便问,“他们来了多少人?”
“禀客省老爷,一共四个人,除了送拜帖的这位李议幕外,另外四人都是禁军士兵。”底下人回复道。
“就四个人?胆子还真是大呢!”朱勔却是松了一口气,再仔细看看手里的拜帖,神情放松了下来,笑着对他父亲道,“这些读书人,都是书把脑子读坏了的主。这位李议幕,也是个没出身的,不过是帅守府那里的选人官而已。待会儿看儿子如何修理他们!”
朱冲点点头,如今朱勔已经把应奉局的局面都撑开来了,他自知比不上儿子胆大心黑,也就乐得待在家里吃喝享福。这次本听说杭州换了做过副宰相的吕惠卿,然后接连发文又是要赈灾又是要来检查,他不放心,这才拉着儿子打听下面的对应举措。
朱勔告诉他:眼下的苏州城,从州衙里的赵知州,到大街上的要饭花子,哪个不敢听他的指令。他说这苏州有水灾就有水灾,要说这苏州没水灾就是没水灾!
谁让那帮可恶的海盗不仅抢了他的船、又抓了他的人?所以,这次的水灾就是上天弥补他损失的最好机会:高价粮,一定要大卖特卖;赈灾粮,也会尽数流进他的口袋。至于那些灾民的死活,和他又有什么关系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朱勔拍了拍侍女的手,让她们扶他站起身,说道:“叫那几个人在门房候着吧。本官也要更换一下官衣,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