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界对他的看法,当然也是秦刚所希望的样子,只有这样,接下来的诸多安排,才会更加地从容与自如。
只是这事如此之快,这个美妾偷情一事,到底是早已有之而于此时被信手翻出,还是刻意安排权作牺牲之品丢弃?其实这两种可能,对于章惇来说,都没有太大的分别。
湖州一事暂且放下,李纲过来时已经准备好了船只,与秦刚一同沿江南运河南下杭州、再前往明州,要去与赵驷见面。
赵驷最近这些时间,虽然屡被朝廷斥责要他出兵保护沿海,但他回复枢密院的说法:只说自己所有行动的前提都须得是确保明州不可有失,然后在回两浙路的公文中又是反问这两年来欠他沿海水师的就粮饷何时补齐?而且这一次的动兵开拔饷又得找谁去要?
那两浙路已经破了三个县城,官仓劫空,还得要有一大笔善后抚恤开支,这个时候,哪里还能答应得了赵驷的这些要求,于是上上下下,都是一地鸡毛,没有个头绪。
江南地区乘船,虽然看起来的速度未必能比骑马快些,但是好处却相当明显,其一是可以日夜不停,不受吃饭睡觉影响行程,其二人在船上不必像骑马那样辛劳。
这次来湖州拜访章惇,原本就是李纲的主意,而且他一旦住在江南,对于两浙路的情况非常地熟悉,所以,秦刚未加任何隐瞒,便将眼下所有情况都拿出来与他细细进行了商量。
李纲十分认同章惇的判断。江南一带,最重要的就是几个中心城市,几个县城无关痛痒。明州虽然不错,但还是不如跳过去,直接杀到杭州城下,就算不能顺利打下来,把队伍拉到杭州城下耀武扬威一阵子,就足够吓死两浙路的官场。
而且面对已经打上门来的靖难军,宇文昌龄就完全没办法再装缩头乌龟了,以他的能力,无论是组织足够的兵力、还是进行有理有据的谈判,估计都没有什么胜算,这样一来,就可以逼迫朝廷那边考虑进行换帅。
在这紧急状况下的换帅,以章惇的推测,极可能会是正在杭州提举洞宵宫的吕惠卿。
之所以会对吕惠卿抱有希望,一是基于对他性格的判断,一直被打压排斥在朝堂外这么多年,遇上了太子靖难的机会,怎么看都不会轻易地放过去吧!二就是章惇所说的,吕惠卿的家人会是他的一处短板,关于这点,在湖州的时候就让李纲安排下去进行调查,一有消息便会及时发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不过,眼下最重要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