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内容,又是秦刚所述,哪里还会有任何怀疑,恭恭敬敬地接过这份复本,并口中高呼,“罪臣谢太子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自此唯太子殿下之命是从,以奉残躯,万死不辞!”
“如今大位上坐着的那位,不是继位,是篡位!”秦刚则干净利落地直接表达观点,“只是大势未明,太子殿下如今正在海外安全之处,嘱秦刚回到中原,募忠良之士,召诚勇之辈,践先帝遗命,驱窃位奸佞,以复赵宋正统,再兴华夏盛名!不知章公尚能饭否?”
章惇此时情绪已起,他挺直了高大的身材,目赤面热,哈哈大笑道:“徐之既然问老夫尚能饭否,便是应知廉颇八旬犹守关、黄忠白发斩夏侯的故事,年初虽然偶感风寒,但也无伤大体,太子殿下有命,章惇夙夜匪懈!”
秦刚再次看了看章惇,心想:此时最是担心的就是这种“偶感风寒”,尤其是老人,背后搞不好都会是极凶险的隐疾,便道:“来之前,我已经写信给当年为圣上献药的邹神医,估计不出几日便能到了庄上,再为章公把脉调养。”
“贱躯小恙,何须徐之劳心,还是再言大事吧!”
“这两浙路官员多为蔡京一党,整日皆谋结党营私之事,又穷尽所能搜刮民脂,以事钻营媚上之事。章公之前曾在越州,那里正是太子之封地,殿下听闻封地子民生于水火之间,夜不能寐!因此已经于一月之前,发起一支靖难之师,尝试多少救出一些受苦子民。”
“太子殿下起了靖难军了么?”章惇脸上先是一喜,转而便冷静下来,“只是老夫有一言相劝,此事实在是有些操之过急!蔡贼一众虽然祸害不浅,可是江南多富足,民绅又想生存,因此大多都有忍耐。再加上这些谋私官员,大多相互勾结,左右呼应,足以压制得绝大多数人都坐壁上观,若无较好谋划,只恐出师不利啊!”
听得章惇如此判断,秦刚也是有点佩服的,立即说道:“章公老辣,果然一眼便能看到结果。靖难军曾攻下过几个沿海县城,虽然反复向他们宣扬太子的仁心仁政,而守城官员皆无信之,甚至城破之后知县竟相自缢。而地方百姓,宁选在如狼似虎的官吏手下再讨生活,也不敢亲信靖难之军,不知如何破局?章公可有教我?”
章惇微微闭目:“解铃仍需系铃人!不管如何,官府方为公信之地。公信力的出处,自然是越大越高才越好。如果要问老夫的看法,除了靖难军起兵太早,还有它的战略方向,也非县城这一级,反而应该从高处入手,比如在杭州的两浙路经略安抚府。此处的帅守一职,事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