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宋辽相争,幽云难归。太祖皇帝定以封桩库积存,并言:将来若是辽人不堪,便以军资北伐,若是辽人强盛,也可财富兆万以赎买,此阳谋大计又是否靠了年年富足之财乎?”
“也是……”黄裳此时看向秦刚的眼光已经有点异样,太祖皇帝的封桩库一事,虽非绝密,但也不是一个普通的大宋商人所能知道的信息,他已深知眼前这个年轻人不一般。
“太祖收天下禁军于手,再看到原藩镇旧兵难管,地方又时有饥民役犯,再加上偶有民变招安,此三者也,皆为太平时日的乱象之源,于是耗以钱粮,将其收编整为厢军,此举之长远又岂不是要靠着钱财充足乎?”
“的确算是……”
秦刚说的这些都是大家都能知道的事实,但是此时被他引用以及描述的角度,却是他们平时从未想到过的,的确是让黄裳与宗泽突然有点无话可说。
“在下的确从商多年,习惯了从一个商人的眼光来看问题。以在下陋见,京东东路眼下所有的问题都只集中于一点:缺钱。”秦刚趁热打铁,“因为缺钱,官府遇上灾年无力赈济,便就生出了各种的民乱民变;因为缺钱,官兵时时缺粮欠饷,将士疏于训练,用时便就难以平定四方;还是因为缺钱,纵使帅守如今招安了这么些过去的贼匪人,心里依旧还是忐忑不安,一直担心着接下来他们能否听话安定,是否?”
“……林将军,似乎,说的也有几分道理……”黄裳此时已经被秦刚的这一套理论完全忽悠进去了,他原本就是一个头脑简单的文官,又被京东东路的糜烂局面烦扰至今,此时竟然开始对眼前这个年轻人所讲的东西无比地期待了起来。
“做我们海商的,多信‘富贵险中求’之理,京东缙绅多保守,重农耕,所以海港条件虽为北方各路最好,但海贸却一直无法兴起。这次路内民变纷起,恰恰说明了官府缺钱、缙绅缺钱、民众更缺钱。在下以为,正是可以大开海贸,一举解决各方面临的所有困境的最佳时机!”
“最佳时机?”黄裳虽然开始相信这个年轻人,却一时还未明白。
“正是!帅守已经看到,之前为解决京东东路秋赋的粮食,便就是在下的商行从南洋采购而来,而漕司付出的代价,不过只是卖不上价钱的一些丝绸与瓷器。如此一来,这次的秋赋征收,帅守与都漕没有像往年那样,一味对百姓强征,这便就赢得了民心,稳住了今年的整体局面。可是,接下来的明年将怎么办?”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