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如何应对,至于谁有过失,容后再议!”
此时早有准备的高俅则上前请命道:“臣同意蔡相的东西两路分兵建议,但是考虑到西贼攒力多年,此时出兵,定然是全力而攻。因此理应由童制使总领西北军事,与王经略领东路兵拒夏,而陇右之青唐叛乱,臣推荐知河州的刘子文领西路兵进行平定。”
实际上高俅早就私下与赵佶商量过了这个意思,此时赵佶故意皱起眉头道:“刘子文可否能够担此大任?”
胡衍立刻心领神会地站出来道:“刘子文本乃泾原大将,当年攻略青唐时,战无不胜,青唐人畏其如虎。而且眼下,他驻守河州,距离陇右最近,由此发兵,可一路重现连克廓、湟及西宁州之旧路。如担心其领军资历不足,可由朝廷遣一监军同行即可!”
赵佶点点头问:“如此,西路军何人监军为宜?”
高俅立即上前自荐:“臣蒙陛下提拔,入三衙以来,未立寸功,时时愧之,愿以卑贱之躯,誓复我大宋疆土!”
赵佶大喜道:“炎师能有此心,朕甚慰之!”
而蔡卞原本就是极不满意童贯的权力过大,听了高俅的自荐与皇帝的认可之后觉得,虽说眼前这个高俅并没有什么能力,但是监军一职,本来就是代表皇帝监督武将,以皇帝信任为主。派高俅前去,总好过再派一个与童贯差不多的宦官,于是他便点头附和道:“高管军若愿为西路监军,自然是妥当之举!”
蔡京对于自己哥哥屡次与己作对,已经是恨得牙痒痒的,但是他也同时明白西北此战,拒夏是主战场,高俅与刘仲武一线并不影响他所推荐的王厚与童贯的主功。再说了,高俅去分润的,是童贯的军功,对他而言,也没有一定要反对的必要,所以他也表示认可。
其他如赵挺之等人,原本就不擅长军事,对于这类事务也都不会提出反对。
于是,高俅便在胡衍在再三保证与承诺之下,壮怀激烈地告别了皇帝与京城中的诸多狐朋狗友,带上了一支禁军中的所谓“精兵”护卫,带着圣旨即刻西行。
此时的陕西各路,虽然还未等到朝廷对他们急报后的回复,但是并不意味着他们就会陷入被突袭后的慌乱。多年与西夏的对抗中,早已形成了完善的边境应急机制:
首先是这次被西夏军队重点攻击的泾原路,虽然最前方的定边军被西夏重兵围困,但是折可适却没有太大的慌乱。因为定边城新修的城墙足够坚固,而守城的又是他最信任的堂弟折可大,最近两年也从未忽视过备战物资,城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