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同意招安的旨意差点都无法送到青州城,因为进入京东东路之后的主要驿道关卡都已经被各地的保乡兵完全控制住了。
原本保乡兵控制驿道,只是为了保证目前已经开始与流求进行的各种商贸交易运输安全,没想到就顺便卡住了目前各个州县的进出与外联通道。
而不同地方的保乡会一旦建立起沟通后,情况便迅速发生了变化。
缙绅们原本就是一个善于跟风的阶层,起初,大家都绷着躲在家里不愿参加保乡会,生怕日后官兵一旦打回来,自己就算是有了洗不掉的政治污点。
但是,随着官兵的连连失利,率先加入保乡会的那些人纷纷拿回了属于他们的财产,甚至还可以参与瓜分州县仓库,便开始有些人绷不住了,开始跟随加入。而这种形势一旦形成也就不可收拾,这么多的缙绅富户都加入了保乡会,大家开始感觉:法不责众,朝廷现在就算是重新控制住了局面后,难不成会把所有的人都抓起来吗?
尤其是流求人的东西运到后,大家的眼睛都看直了:小巧灵活而且强劲的手弩、外表朴素却几乎刀枪不入的棉甲,这种官府眼下都没法禁止的攻防利器,简直就是“居家旅行、杀人放火之必备佳品”!
就算是这次接下来抵抗有可能还会来的官兵围剿用不上,这么好的东西,买回来之后,放在家里防贼护院,也是相当不错的选择。
更有最早加入保乡会的缙绅,居然可以通过这里的关系,与流求人开始了盈利颇丰的海贸生意,本地的一些寻常不值钱的出产,流求人都能以高价收走;而今年最紧缺的粮食,流求人又可以做到平价供应,这样的好处,简直让人无法抵挡。
接下来,一旦有八成以上的缙绅都加入了保乡会之后,剩下的保守分子就会被大家视为公敌,甚至还出现有的地方保乡会,会暗地里怂恿保乡兵,对于那些拒不加入者的庄园进行突袭抢劫,事后还没人负责承认这些事情。
保乡会的高潮出现在朝廷的圣旨发往青州的半路上。
因为圣旨是由专人送出,一路过来的宣旨宦官并不知道在京东东路境内的大部分驿道已经失控,甚至西部齐淄二州的驿站都直接投降了保乡会。
负责在齐州城东驿站值班的,是一个刚提拔不久的保乡兵什长,名叫楚大木,他本来是历城楚老爷家的佃户,自己原来姓啥也不记得了,从小就在楚老家爷耕田,随了家主的姓。这次京东受了灾,他们这些佃户虽然被告知欠了不少的田租,但是好在是为家主种的田,总还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