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的神臂弩,它的射程也低于一百五十步,装备咱们保乡兵,不必被人指责是谋反。但是它在一百步之内,可以力透薄甲。而且配有专门的上弦机,普通家丁以及佃农,学个两三天就可操作,五十步内穿杨,只卖您十贯!而且最近我们搞促销,每十张手弩赠送一只上弦机。箭只长期足量供应,普通箭每百枝只卖五贯,破甲箭每百枝只卖十贯!”
保乡会的缙绅亲自试用了这种手弩,它使用的是北方人从未见过的南洋硬木弩身,小巧的弩弓身,的确没有了官府禁物的特征,它的射程虽然低于神臂弩,却远胜于普通乡弓,而且配上专门的破甲箭,简直就是专门为对付装甲官兵的克制利器。
“官府禁止我们使用甲胄,列出来的都只是有铁甲以及纸甲,但是我们这里有一种全新的棉甲,完全不受大宋律法的禁止。它用一种特殊的棉质布料做成,并在内部衬有薄铁片,外表穿起来与普通布袍无异,但是却能挡住寻常弓箭、还能抗刀砍枪刺,最适合咱们的保乡兵装备,每套只卖二十贯!”
流求引种了棉花,受地方气候的影响,虽然产量不大,品质也一般,但是用其经过锤打制成棉片却是上好的棉甲材料。
面对这些贴心的攻防利器,又能完美地规避当前律令,昌邑保乡会的领头缙绅大手一挥:“其他人等我问了再说,我这里先出订金一千贯,订手弩三百张,棉甲一百套,普通箭十万枝、破甲箭一万枝!余额到货后付清,如何?”
“刘会长如此爽气,您是第一个订货的,再多送您手弩五十张、棉甲二十套、普通箭两万枝,破甲箭一千枝。但是其他人再订货,同样的优惠只能给到一半了!”
这昌邑是在青州以东潍州下的一个县治,境内有大片的沿海滩涂,所以集聚了大量的盐民以及盐商。大宋虽然实行严格的官盐专售政策,但在像昌邑这样的产盐区还是会有些宽松的地方政策,以便让盐民谋生、也让盐商发点小财。
但是,蔡京推出了新的盐钞制度,要求各地的盐商都必须去京城购买价格不菲的盐钞,然后凭借盐钞回到产地兑换食盐,再自行运出销售。如果只是给盐商增加这笔盐钞的成本也就算了,盐商可以再压一压盐民的工钱,也能挣上钱。
却没想到,蔡京的后手是动不动就推出新版盐钞,然后限制旧版使用、在兑新版时另缴手续费,不兑的话就会作废。这样一来,盐商被迫不断购买新钞,而陷入恶性循环,大量盐钞贬值甚至变成废纸,各地中小盐商纷纷倾家荡产,在昌邑县尤为突出,活不下去的小盐商、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